骨髓增殖性肿瘤
-
活动报道 | 罗培干扰素是MPN治疗首选——齐鲁医院广智论坛聚焦血液学前沿
2024年3月31日,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成功举办齐鲁广智论坛暨2025齐鲁血液学研讨会。本次论坛特邀美国堪萨斯大学医学中心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及细胞治疗领域权威专家Abdulaaheem Yacoub教授,联合省内多位血液病专家,围绕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诊疗新策略、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诊疗新进展展开深度探讨,省内各大医院血液学专家积极参与。 (全体与会专家) 共谋学科发展:顶级专家论道齐鲁 论坛… -
病例分析 | “双突变”ET患者血小板飙升,靠长效干扰素稳稳压住!
今天,我们带您走进一例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例!当血小板数值疯狂飙升、濒临失控时,一剂长效干扰素竟展现出“力挽狂澜”的神奇疗效——究竟是怎样的治疗奇迹?让我们揭开这场血小板“驯服记”的精彩序幕! 图源:摄图网 一 病例直通车:血小板疯狂增长的背后 79岁女性,既往有高血压、腔隙性脑梗死病史,2年前体检发现血小板异常升高(1073×109/L),未规范治疗。2023年因脑梗… -
科普时间 | 真红来添乱?孕妈五招KO“PV大反派”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患者体内红细胞数量增多,血液呈高粘滞状态,易导致血栓形成[1];而在妊娠期间,机体为了降低分娩时的出血风险,其凝血及纤溶功能会发生适应性改变,也会使血液变得高凝[2]。 当PV遇上妊娠,血液黏成蜂蜜、血管“堵车警告”、血栓“暗中伏击”……“PV大boss”来势汹汹,孕妈如何“无伤通关”? 图源:摄图网 通关秘籍第一招: 提前做好打怪攻略 患者孕前应进行相关检查以评估原发病控… -
Q&A | 你问我答!骨髓纤维化患者的知识补给站
骨髓纤维化(MF)这位“特殊室友”,在你的生活里悄悄地“安了家”,但这并不意味着你就要被它牵着鼻子走! 今天,让我们通过几个常见问题的解答~ 一起走进骨纤的世界,找到和它“和平共处”的方法! 图源:摄图网 Q1 骨髓纤维化是癌症吗? 提到重大疾病,许多人首先想到的是癌症。不论是血液、影像学检查还是病理诊断,只要怀疑是癌症,患者和家属都会格外重视。然而,临床上存在一些疾病… -
活动预告 | “一起改变MF” 2025年科普患教会,2月28日,即将召开
骨髓纤维化(MF)是一种骨髓增生性疾病,表现为骨髓中纤维组织异常增生,逐渐取代正常造血组织,导致造血功能衰竭。患者常出现贫血、乏力、脾脏肿大、易感染和出血等症状,还可能进展为急性白血病,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为助力骨髓纤维化诊疗的发展,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精心开展“一起改变MF”2025年科普患教会活动。本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的资深专家,他们将凭借深厚的学术造诣和… -
前沿速递 |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最新研究进展:患者必读指南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一种以血小板异常升高为特征的骨髓增殖性肿瘤(MPN)。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和靶向药物的突破,ET的诊断和治疗有了显著进展。本文整理了2024年国际权威期刊《美国血液学杂志》的最新研究,用易懂的语言,分点解析关键信息,让我们一起科学管理疾病!图源:摄图网 诊断更精准:基因检测成“金标准” 过去ET的诊断主要依赖血小板计数(≥450×10⁹/L)和骨髓活检,但近年来发现… -
科普时间 | MPN患者的“膨胀烦恼”:脾肿大全解析
患者: “医生,我肚子怎么鼓鼓的?” “饭吃一点就撑,是不是胃不好?” “摸着这块硬硬的,是长了什么东西吗?” 如果你是MPN(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听到这些对话是不是有点熟悉? 其实,罪魁祸首可能是你的脾脏!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MPN患者的脾肿大,看看它到底有多“脾气大”,以及该如何“安抚”它! 图源:摄图网 脾肿大的幕后黑手 ——MPN是怎么惹怒脾脏的? 1.造血罢… -
科普时间 | JAK基因突变全解!基因变“坏”如何影响身体健康?
在我们体内,基因就像是“生命的蓝图”,它们指引着身体的各项活动。而某些基因突变可能会悄悄改变这份蓝图,给我们带来一些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 其中,JAK基因突变就是一种重要的“幕后黑手”。它不仅与一系列血液系统疾病发生息息相关,还可能影响我们机体的健康和生命质量。 跟随我的脚步,让我为你们全面解读JAK基因突变的故事~~ 图源:摄图网 认识JAK基因 JAK… -
药物介绍 | 白璧微瑕——阿那格雷具有一定“潜在风险”
阿那格雷是一种口服抗血小板药物,1997年在美国首次上市,用于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和骨髓增生性疾病引起的血小板增多,被FDA批准为治疗ET的“孤儿药”。但我们都知道,不管一种药物疗效如何显著,都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而阿那格雷的不良反应中,还暗藏着一个“潜在风险”。 图源:摄图网 抗血小板维持“风平浪静” 研究表明,阿那格雷主要通过干预巨核细胞的成熟而减少血小板数量,还可抑制… -
Q&A | 大揭秘!MPN基因突变到底会不会遗传?
“我的基因突变了,我的孩子会不会也这样啊?” 得知自己被确诊为MPN(骨髓增殖性肿瘤),很多患者的第一反应是焦虑。 毕竟,“基因”这个词自带高深光环,总让人觉得它牢牢掌控了我们的命运,就像一份“家族契约”,好像每一段DNA都在默默安排着我们的未来。 但真相真的有那么“玄学”吗?MPN的基因突变会遗传吗?咱们接着向下看! 图源:摄图网 MPN基因突变的幕后推手:谁在作怪?…
白细胞减少症
-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相关淋巴细胞减少会影响患者生存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相关淋巴细胞减少 会影响患者生存 翻译:陈家祯 审校:胡旭东 编辑:刘宁 放疗联合免疫治疗是临床肿瘤医生关注的重点问题。近来,著名的放疗“红皮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放疗联合免疫治疗中,患者淋巴细胞减少的意义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相信该研究结果会对我们的临床实践有所启示。现将文章翻译如下。 治疗相关的淋巴细胞减… -
【临床病理学】——白细胞之淋巴细胞
淋 / 巴 / 细 /胞 中性粒细胞是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其次是淋巴细胞。健康犬猫中,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的比例分别约为:3.5:1、2:1。 01. 淋巴细胞的分类&形态特点 与其他白细胞不同,大多数淋巴细胞都在外周淋巴组织中生成。淋巴细胞主要分为T淋巴细胞(CD3受体复合物)和B淋巴细胞(CD79a受体复合物)。 循环中大部分淋巴细胞都是小淋巴细胞,细胞核呈圆形… -
淋巴细胞减少症
遗传性淋巴细胞减少症可伴有遗传性免疫缺陷病,其由于干细胞质量与数量的异常导致淋巴系无效造血。其他病因如Wiskott-Aldrich综合征,可由于T细胞加速破坏而引起。腺苷脱氨酶缺陷和嘌呤核苷酸磷酸化酶缺陷患者以上述同样机制发病。 得性淋巴细胞减少症是一种伴随非继发于遗传性疾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丢失的综合征。AIDS是最常见的伴淋巴细胞减少的传染性疾病,这由于感染HIV的CD4 T细胞… -
淋巴细胞增多只想到病毒感染?为何新冠患者反而减少?2 步读懂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lymphocyte)是白细胞的一种,根据大小可分为大淋巴细胞与小淋巴细胞,正常参考值:20% ~ 40% ;绝对值为(0.8 ~ 4)× 109/L。淋巴细胞增多症定义为淋巴细胞绝对计数超过 4 × 109/L,而淋巴细胞减少症定义为淋巴细胞绝对计数低于 1.0 × 109/L。他们的病因多种多样,总结如下。淋巴细胞增多的常见原因1. 生理性增多( lymphocytosis ) :儿… -
淋巴细胞减少
“ 淋巴细胞是白细胞的一种亚型,是免疫系统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类细胞促进机体的体液和细胞免疫,抵抗外源蛋白质和病原体。 一系列类似的疾病可导致淋巴细胞计数减少,但还必须要考虑到免疫缺陷状态,尤其是婴儿和年幼儿童。” 01 — 定义 淋巴细胞减少的定义:年龄较大儿童或成人的淋巴细胞绝对计数<1500/μL,婴儿<4500/μL。 第九版儿科学认为外周血淋巴细胞正常值为2000-60…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该怎么治疗,这些我们该注意
中性粒细胞是参与宿主抗感染过程的一种重要的免疫细胞。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表现为外周血循环中成熟中性粒细胞绝对值减少的一组疾病,通常伴随细菌感染风险的增加。根据病因及发病机制可分为先天性和后天获得性。本文综述近期儿童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病因学研究现状及进展。深入了解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病因,有助于提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治水平。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主要是病因治疗,如停用可疑药物,停… -
孩子生病后中性粒细胞减少是什么原因?什么时候用升粒细胞的药物?
引言: 这个问题大家问的还不算少,好些家长说孩子生病了,开始时查血提示白细胞高、中性粒细胞高。 但是过了几天,复查说是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又低了,这时会导致孩子容易再次感染,得用升高粒细胞的药物,这个说法对吗? 好,今天咱们就说说吧。 简单粗暴版 平时健康(免疫力正常)的孩子,在一次感冒发热时,即使出现中性粒细胞数目为0,因其感染的机会也不增加。 如果不放心,可以孩子病… -
中性粒细胞减少?这 4 点考虑需知道
中性粒细胞细胞是机体抗细菌和抗真菌感染的主要效应细胞。炎症刺激下,大量中性粒细胞趋向感染灶,骨髓释放中性细胞增加,中性粒细胞数量通常升高。那么遇到感染性疾病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情况时,应该如何考虑呢? 1. 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标准是什么?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低于正常值。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分类,根据病程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根据是否遗传可分为先天遗传性和后… -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断路径看这里!
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指由多种病因和不同发病机制所致中性粒细胞减少或缺乏,严重者易合并各类感染,疾病异质性强,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诊治中国专家共识》,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诊断流程、鉴别诊断、治疗等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并形成共识。关于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诊断路径,共识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对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患者的评估应综合考虑患者年龄、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急慢性发病过程、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和相关临床症… -
中性粒细胞减少,该怎么治疗?
文 | 柯志勇 图 | 来源网络 芷涵妈妈这两个月一直处于焦虑、纠结的状态:宝宝9个月了,自从3个月前体检发现中性粒细胞只有0.4×109/L,后面复查了好几次都是在0.3~0.5×109/L之间,医生让她做骨髓穿刺检查,但家里人担心宝宝那么小,做骨穿伤害太大了…… 在给宝宝做体检时,我发现宝宝长得挺好的,外表没有畸形,肝脾淋巴结也没有肿大。询问家族史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有个线索令我如获至宝:出…
白血病
-
认识药物 | 维奈克拉剑指AML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病友之家”🌼🌼近年来,我国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尽管联合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治疗手段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大多数患者仍然死于耐药、复发或并发症。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新型药物被研发。图源:摄图网维奈克拉是全球首个获批的高选择性BLC-2抑制剂。研究已证实AML细胞中BLC-2过表达,它介导肿瘤细胞存活,并与化疗药物的耐药性相关。维奈克拉可以通过直… -
科普时间 | FLT3突变的AML新型药物治疗进展如何?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病友之家”🍭🍭近几十年,AML的治疗主要包括放疗、化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但许多老年患者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随着对疾病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深入,包括FLT3抑制剂、IDH1抑制剂、IDH2抑制剂、bcl-2抑制剂等在内的新型分子靶向药物为AML患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尤其是对于不能耐受高强度化疗的新诊断患者和复发难治患者。本期为您介绍FLT3突变的AML新型药物治疗进展。图源… -
Q&A | 对于白血病患者而言,靶向药出现耐药后一定要换药吗?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病友之家”🍭🍭近年来白血病相关靶向药物逐渐进入人们的视角中心,但是肿瘤细胞对分子靶向药物所产生的耐药性也是目前肿瘤治疗面临的重要难题。那么,靶向药如果出现耐药,一定要换药吗?本期为大家盘点靶向药相关问题。图源:摄图网Q1什么是耐药?耐药又称抗药性,是指肿瘤细胞对于化疗药物作用的耐受性,耐药性一旦产生,药物的化疗作用就明显下降。当某一患者虽经几个疗程的联合化疗,但是骨髓内的… -
Q&A | 靶向药与传统化疗药你该如何选择?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病友之家”🍭🍭在2017年之前,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治疗手段可选择范围非常有限,主要依靠化疗,但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靶向药物逐渐被研发出来,面对化疗和新型靶向治疗,到底该如何选择?Q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化疗方案有何优劣?A“3+7”方案是一种化疗方案,是新诊断AML患者的标准治疗选择,所谓“3+7”是指,蒽环类药物使用3天,阿糖胞苷使用7天,对于可耐受强… -
科普时间 | 如何判断急性髓系白血病预后危险度?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吧! 欢迎转载,转载请标明出处“病友之家”🍭🍭常常听到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在交流时,说我是M5,或者M2等等,其实在临床上这种将AML进行区分的方式已经慢慢趋于淘汰啦!FAB标准是1976年法国、美国、英国三个国家的血细胞形态学专家制定的关于急性白血病的分型诊断标准,将白血病按照血细胞形态学分成了M0~M7型八种类型。目前该分型在教科书上依然沿用,而随… -
认识药物 | 索拉非尼(sorafenib)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病友之家”🍭🍭FLT3基因突变是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常见的一种突变,与AML的发生、发展和不良预后关系密切,FLT3抑制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FLT3基因突变患者的预后。索拉非尼(sorafenib)是Raf激酶、VEGFR-2、c-KIT和FLT3的多靶向小分子抑制剂,可下调髓细胞白血病因子-1水平并抑制具有FLT3-ITD突变的AML细胞生长活性。因此具有FLT3… -
科普时间 | 高危AML预处理加入芦可替尼和地西他滨预防移植后复发效果如何?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病友之家”🎉🎉🎉高危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的预后较差,即使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仍有40%~60%的高危AML患者可能会复发。为了减少复发率,医生们会强化预处理方案。但部分强化预处理方案虽然降低了复发率,但却增加了患者死亡率。面对这种情况,医生们开始思考有没有办法既可以达到有效预处理,又可以降低移植后复发概率呢?图源:摄图网于是,成功地被医…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治疗新进展,为白血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治疗新进展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是最常见的白血病类型,通常发生在60岁以上成年人中,病情发展缓慢。单克隆B细胞淋巴细胞增多症(MBL)是CLL的前驱状态,通常在CLL确诊前6年可检测到,在老年人中的患病率可高达12%。然而,MBL的持续时间及其演变为CLL的机制仍然很大程度上未知。 近日发表于美国血液学会期刊BLood的一项研究,对于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提供… -
【健康百科】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你该知道的事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常常被医生和患者简称为“慢淋”,英文简称“CLL”,是一种血液系统的肿瘤。患者体内出现了过多异常的肿瘤性的成熟B淋巴细胞,这些细胞聚集在患者的骨髓、外周血、淋巴组织还有身体其它器官,导致器官功能障碍和全身缓慢进行性衰竭和消耗。 多数患者一听到“白血病”三个字就马上谈癌色变,异常紧张,认为得“白血病”就是得了马上要命的绝症,其实绝大多数的慢淋患者并不会很严重。慢淋是一种相对惰性… -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如何选择恰当的治疗时机?
治疗时机 上一篇文章发了以后, 有朋友询问: 肿瘤疾病提倡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而是 早发现、早诊断、“恰当时机”开启治疗。 究竟什么时候开启治疗最恰当呢?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 CLL患者出现哪些指征需要开启治疗。 指南指出:不是所有CLL都需要治疗, 具备以下至少1项时开始治疗。 进行性骨髓衰竭的证据:表现为血红蛋白和(或)血小板进行性减少,并且血红蛋白低于10…
恶性淋巴瘤
-
大咖零距离 | 血液疾病知多少:三位专家为您解答边缘区淋巴瘤诊疗相关问题(二)
边缘区淋巴瘤作为一种复杂而多变的疾病,其诊疗过程始终牵动着患者与医疗工作者的心。为了深入探讨这一疾病的诊疗进展,我们特别邀请了三位在该领域具有深厚造诣的专家。他们分别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菲教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冯茹教授、河南省肿瘤医院周可树教授。教授将从各自的专业视角出发,围绕边缘区淋巴瘤的诊疗问题,为我们带来前沿的见解、宝贵的经验和独到的思考。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智慧与经验的碰撞,为边缘区… -
大咖零距离 | 血液疾病知多少:三位专家为您解答边缘区淋巴瘤病理诊断问题(一)
边缘区淋巴瘤(MZL)因病理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生物标志物的有限性,在其诊治中存在一些国际公认的挑战、难点和瓶颈,如诊断标准的异质性、缺乏统一的分子诊断方法、预后评估和治疗选择的困难以及有限的研究和临床试验数据等,因此这一类型的准确诊断与鉴别诊断,延迟确诊等方面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次特别邀请到,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小秋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周建华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潘华雄教授,以期… -
科普时间 | 淋巴结肿大就是淋巴瘤吗?
淋巴瘤是一组起源于淋巴结和淋巴组织的免疫系统恶性肿瘤的总称,也是中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该病最常见表现为无痛性的进行性淋巴结肿大[1]。那么,淋巴结肿大,就可能是淋巴瘤吗?淋巴结肿大,都跟哪些疾病有关? 图源:摄图网 一、淋巴结有什么作用? 淋巴结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共有800多颗,可以产生淋巴细胞,过滤淋巴液,发挥重要的免疫功能[2]。并不具备所谓的“排毒功能”,而一些养生机构打造的“淋巴排毒”项… -
说说非霍奇金淋巴瘤那些事
aaaa临床上常有患者问,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应该不是恶性肿瘤吧?下面就非霍奇金淋巴瘤相关知识向大家科普一下。 aaaaNHL并不是说它不是恶性肿瘤,其实是一种来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通俗来说是淋巴癌,是多种淋巴瘤的一个总称。 NHL主要症状有哪些? aaaa主要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全身各组织器官均可受累,伴发热、盗汗、消瘦、瘙痒等全身症状。当淋巴瘤侵入骨髓时,会出现贫血、… -
非霍奇金淋巴瘤
1.霍奇金、非霍奇金淋巴瘤是什么? 淋巴瘤按病理为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 在 183 年前,也就是 1832 年,伦敦 Guy 医院的 Thomas Hodgki 医师(下图),他解剖了7具死于腹腔淋巴结肿大、脾脏肿大的尸体。 对尸体的病理检测中,他发现了一种体积较大而独特的瘤巨细胞,即 Reed-Sternberg 细胞(简称 RS 细胞),后来就以他的名字… -
看完《肿瘤君》,你了解非霍奇金淋巴瘤了吗?
什么是非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NHL)是具有很强异质性的一组独立疾病的总称。在我国也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肿瘤,在常见恶性肿瘤排位中在前10位以内。NHL病变是主要发生在淋巴结、脾脏、胸腺等淋巴器官,也可发生在淋巴结外的淋巴组织和器官的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 依据细胞来源将其分为三种基本类型:B细胞、T细胞和NK/T细胞NHL。临床大多数NHL为B细胞型,占总数70%~85%。NHL在病理学… -
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十大恶性肿瘤之一?罪魁祸首在这里!
淋巴瘤按照瘤细胞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L)两类,而非霍奇金淋巴瘤是常见十大恶性肿瘤之一,同样是淋巴瘤,为何差别如此大呢?今天我们就来详细地了解一下。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代表一组不同生物学和预后的异质性恶性肿瘤起源于淋巴组织,主要是淋巴结的肿瘤。 图源:摄图网 病因 NHL可由染色体异位、感染、环境因素、免疫缺陷状态和慢性炎症引起。 … -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化疗方案有哪些?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 化疗方案有哪些 “ 由于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亚型较多,且不同的分型预后不同,故选择的治疗方案不同,所以在这里我们将侵袭性不同的淋巴瘤的化疗方案分开介绍。 惰性淋巴瘤 对于惰性淋巴瘤,可选用的化疗单药有烷化剂如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等药物,有效后停药观察。烷化剂对于进展期的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有肯定的效果。缺点是缓解率低,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氟达拉滨为核… -
一起了解霍奇金淋巴瘤
“假如注定要得一种肿瘤,我会选择霍奇金淋巴瘤,因为我了解它,而且我有信心把它治好。”——曾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我国淋巴瘤领域的著名专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淋巴肿瘤内科主任朱军教授如此说。 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呈明显上升态势,“名人”被淋巴瘤侵袭的新闻也几度成为媒体焦点。淋巴瘤分为两大类型:霍奇金淋巴瘤(HL)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 在欧美国家,霍奇金淋巴瘤约占15%~20%,而我… -
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风险分层和治疗(2023更新)
霍奇金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 (HL) 是一种淋巴系统恶性增殖性肿瘤,我国HL发病率约占所有淋巴瘤的10%,在美国每年约新诊断8540例患者。该病呈双峰分布,好发于15~34岁的年轻人和50岁的老年人。 HL的发生尚无明确的风险因素,病因也仍不清楚;与 HL 相关的因素包括家族因素、病毒暴露和免疫抑制;HL患者的同性兄弟姐妹发生该病的风险高10倍。家族因素可能提示本病的遗传因素,研究表明…
浆细胞病
-
容易被误诊的血液肿瘤:多发性骨髓瘤
半年前,65岁的王大爷老觉得腰背疼痛,在家使用各种膏药都不管用,自己又买了些补钙药、止痛药效果都不好。 老朋友张大爷推荐一家按摩店效果不错。结果按摩后王大爷腰痛不但没好转,甚至疼痛加重得连腰都直不起了。 王大爷的儿子立刻将老人送到太和县人民医院,门诊经过CT检查发现“胸腰椎及骨盆等多处骨质破坏,腰椎病理性骨折”,同时抽血检验提示贫血、球蛋白升高、白蛋白降低、肾功能异常,经过血液内科医生会诊,考虑多… -
一文了解多发性骨髓瘤
谢谢你这么好看还关注我 首先了解,什么是多发性骨髓瘤?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那个名字不难看出,它是一种肿瘤,那么瘤子在哪里长着呢?它不像器官上的肿瘤,对应了器官的名称叫法,而且也不会占据很大的体积,比如肺部有肿瘤,就叫肺肿瘤,通过PET-CT可以看见大小;而多发性骨髓瘤呢,它是在骨髓上分化的一种B淋巴细胞发育到成熟阶段的时候,出现了异常增生伴有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或轻链(M蛋白)过度… -
一文回顾丨多发性骨髓瘤的分期、诊疗及预后
导语 多发性骨髓瘤(MM)是最常见的血液恶性肿瘤之一,多发于老年,随年龄增加,发病率呈快速增长。近些年,随着对MM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新药和新的治疗方法使患者的存活率得到提高,预后得到改善。 多发性骨髓瘤的概述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病,特征是单克隆浆细胞恶性增殖并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恶性浆细胞无节制地增生、广泛浸润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 -
误诊率高达60%?!“伪装高手”多发性骨髓瘤的识别及治疗现状!
对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我们经常想到的是白血病和淋巴瘤等,多发性骨髓瘤则比较陌生。实际上,多发性骨髓瘤作为一种浆细胞恶性增殖性疾病,在很多国家是血液系统第2位常见恶性肿瘤,多发于老年,中位诊断年龄为69岁, 50%以上的患者在诊断时年龄大于75 岁,目前仍无法治愈。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可发生骨痛、病理性骨折、贫血等,患者往往表现为面色苍白、活动后心悸、气促、体力… -
无症状≠不治疗,先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展过程谈起
确诊多发性骨髓瘤的病友对于治疗会有很多困惑,如果没有任何不适的症状,还需要进行治疗吗?如果接受治疗,什么时候开始治疗呢?应该选择什么治疗?今天我们从多发性骨髓瘤的发展过程谈起,看看多发性骨髓瘤的治疗策略如何选择~多发性骨髓瘤的发展过程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恶性浆细胞大量增殖引起的血液肿瘤,根据恶性浆细胞的增殖程度及所分泌的M蛋白的数量,将多发性骨髓瘤疾病发展过程分为,意义未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增多症、冒…
出血性疾病
-
科普时间 | ITP发病现场报道:解密血小板减少之谜!
如果把机体想象成一个的“超级工厂”,那么血小板就是勤勤恳恳的“维修工人”。它们平时它们揣着“止血绷带”在体内巡逻,一旦发现墙面(血管)破损就火速修补。 但是,在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世界里,必不可少的血小板“维修工人”竟然消失了?!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ITP的发病机制,看看这场“血小板消失”案是如何从生成减少到破坏增多一步步发生的,并教大家如何打赢这场“血小板… -
科普时间 | ITP的骨髓象解析:窥探骨髓的“秘密档案”
听说要做骨髓穿刺,很多ITP患者的第一反应是:“医生,我能不能不做?” 还有人直接联想到电视剧里“从背后抽骨髓”的画面,吓得直哆嗦! 其实,骨髓穿刺的目的是为了骨髓象检查。 那么,ITP患者为什么要进行骨髓象检查?骨髓里到底藏着哪些“秘密”?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血液密码”~ 图源:摄图网 一、骨髓象是什么? 骨髓就像一个不停运转的“血细胞加工厂”,我们体内的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 -
科普时间 | 血小板掉线了?这份ITP诊断与鉴别指南收好!
血小板这个小家伙,平时看起来默默无闻,一旦“掉线”,我们的身体就会乱成一锅粥! 你可能会突然发现身上冒出了“紫色小花”,或者是鼻子随便一挤就像“血水泛滥”。 这些变化可能源于ITP(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这个“血小板失踪”的病症,今天让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确诊、如何和其他疾病区别开来。 准备好了吗?让我们一起深入血液世界吧! 图源:摄图网 如何确诊ITP?——找回“失踪的血小板” ITP是一种免疫系统… -
科普时间 | 小朋友和大朋友的ITP:一样的病,不一样的烦恼?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让血小板“开溜”的疾病,导致患者容易出现出血、瘀斑,甚至严重时有内出血的风险。 但别看名字一样,儿童ITP和成人ITP可不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它们在病因、病程、治疗策略和生活管理上都有不同的侧重点。 如果你或者家人正在与ITP“斗智斗勇”,那么这篇文章一定能帮你找到更清晰的方向~ 图源:摄图网 儿童与成人ITP异同点:大家来“找茬” ITP的本质是免疫系统误把血小… -
认识药物 | 利妥昔单抗治疗ITP:“退居二线”也能“扭转乾坤”!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1/3,发病率约为10/10万。糖皮质激素及丙种球蛋白为ITP的一线治疗方案,但约25%的ITP患者对常规治疗方案无效[1];就算选择脾切除术,也有近20%的患者术后仍可出现无效或复发的情况[2]。这也不行、那也不行,真拿它没办法了吗?不是的,二线药物也能“力挽狂澜”! 图源:摄图网利妥昔单… -
科普时间 | ITP患者饮食禁忌,这些可不能乱吃~
嘿,各位ITP的朋友们,你们知道吗?吃对东西对咱们的身体恢复可有大帮助呢!有些食物啊,吃了可能会让咱们的情况变得更糟,或者让治疗效果打折扣。所以啊,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哪些食物咱们得少吃或者干脆不吃,一起守护咱们的身体健康吧! 图源:摄图网禁忌:辛辣与油腻 辛辣(如辣椒、大蒜等)和油腻(如肥肉、油炸食品等)食物对于ITP患者而言同样是大忌。辛辣食物可以助火生… -
科普时间 | 中医智慧解码血小板减少:传统疗法助你重拾健康
中医古籍中虽无“血小板减少症”这一病名,但对其临床症状早有描述。如《黄帝内经》中提到“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形象地描绘了出血性相关疾病的特征。现代中医将血小板减少归类于“紫癜病”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血热妄行、阴虚火旺、气不摄血、瘀血内阻等证型密切相关[1]。 图源:摄图网 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的原则 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遵循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的原则,旨… -
科普时间 | ITP患者冬季宝典:全面防护,温暖健康过冬秘籍
最近的气温断崖式下降,寒意袭人,对于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者而言,无疑是一场严峻的挑战。ITP患者在季节交替之际,需格外注重自我防范与护理,以免病情波动,影响健康。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聊聊ITP患者如何在冬季做好自我护理,温暖、顺利地度过这个寒冬。 图源:摄图网 衣——保暖为先,守护每一寸肌肤 冬季气温骤降,ITP患者首先要做的就是全面保暖,防止因寒冷引发的… -
你知道吗 | 什么是“双通道”药物?知道这些,更便利!
医保是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政策,而“双通道”药品政策则是近年来医保体系中的一个创新举措。到底是什么是“双通道”药品,又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便利呢?快随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往下看吧~ 图源:摄图网 什么是“双通道”药品? 双通道药品是指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两个渠道,满足谈判药品供应保障、临床使用等方面的合理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的药品。这里的“谈判药品”指… -
科普时间 | ITP养生食疗:提升血小板,这些食物值得一试
血小板就是咱们身体里特别关键的一个“小卫士”,它能让咱们受伤时,流血不止,还能帮忙清理掉一些不需要的纤维。但有的人呢,会得一种叫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简称ITP吧)的病,这时候他们的血小板就变得不够用了。那么,对于这些朋友来说,吃些什么能帮助血小板多起来,就成了个挺让人关心的事儿。 但切记,饮食只是锦上添花,不能代替药物治疗哦~ 图源:摄图网 高蛋白食物:构建血小板的基石 高蛋白食物是提升血小…
血栓性疾病
-
易栓症筛查三项知多少
易栓症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可以是生理或病理状态,是指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容易发生高血栓栓塞倾向。易栓症的血栓栓塞类型主要为静脉血栓栓塞,引起血栓疾病分为遗传性与获得性两种机理,后者更为多见。通俗理解:易栓症就是容易患血栓性疾病,正常情况下血的凝固和不凝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血液不凝固就容易出现出血,血液凝固就形成血栓,易栓患者的血液比别人的血液… -
胚胎杀手——易栓症
在妊娠过程中,母体、胎儿息息相关,凝血功能增强和纤溶活性失衡导致子宫螺旋动脉或绒毛血管微血栓形成使胎盘灌注不良,破坏了胚胎发育的微环境,可反复导致胚胎停止发育、胎儿生长受限、妊娠高血压疾病、胎盘早剥等不良妊娠结局。 目前研究认为妊娠不良结局的孕妇伴有血栓形成倾向,与血栓前状态存在密切相关。来自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发表的《血栓前状态中国专家共识》里有数据表明,约有66%的复发性流产患者存在至少一项… -
什么是易栓症?
易栓症 易栓症不是单一疾病,而是指由于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溶蛋白等的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容易发生血栓栓塞的疾病或状态。引起血栓疾病涉及遗传性与获得性两种机理,后者更为多见。 通俗理解:易栓症就是容易患血栓性疾病,因为您的血液比别人的血液更容易凝固,血液凝固就得血栓了。正常情况下血的凝固和不凝之间保持一个平衡,血液不凝固就容易出现出血,血液凝固就形成血栓。 “易栓症”的由来 1… -
易栓症(血栓形成倾向)与妊娠
在过去一个世纪,由于早期下床活动成为常规,产后VTE的发生率显著下降。虽然在预防和治疗方面取得进展,但血栓栓塞仍然是导致母体死亡与发病的重要原因。肺栓(PE)大约占妊娠相关死亡的10%(美国2011-2015)。妊娠期VTE绝对发生率很低,约1-2/1000。然而风险却为非孕期的5倍。产前产后发病例数相似。但深静脉血栓(DVT)更常见于产前,PE常见于产后。产后6周内,估计的血栓栓塞发生率约为22… -
易栓症是怎么回事?你了解多少呢?
近日,有孕妈身体不适来我院就医,我院医生诊断其为“易栓症”,并决定采取药物疗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但由于“易栓症”这种疾病及所用药物都超出了该孕妈的认知范畴,导致其深感恐惧和忧虑。下面,就随长沙阳光医院的专家一起来涨知识,了解一下“易栓症”这种疾病吧。 一、什么是易栓症? 易栓症是指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具有高血栓栓塞倾向。 二、引起…
免疫治疗
-
前沿速递 | CD19 CAR-T细胞:“特种兵”出手,治愈难治性AIHA有戏了!
近年来,一种叫做CD19 CAR-T细胞的治疗方法,不仅在治疗癌症上取得了突破,还试图把手伸向一些让人头疼的自身免疫疾病。对那些传统治疗无效、反复发作的难治性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R/AIHA)患者来说,真是正打瞌睡来了个枕头。 图源:摄图网 什么是CD19 CAR-T细胞疗法?简单来说,CAR-T细胞疗法就是给你体内的T细胞“改装升级”。医生们会提取你的T细胞,然后给它们装上一个识别“敌人”的特… -
科普时间 | 小细胞,大奇迹:CAR-T疗法与血液病的新篇章
血液病,特别是白血病、淋巴瘤等恶性血液肿瘤,给患者和家属的身心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与挑战。传统的治疗方法如化疗和放疗往往副作用较大,且在一些晚期病例中效果有限。近年来,一种名为CAR-T疗法的新型免疫疗法横空出世,给很多患者带来了康复的希望。这种疗法将患者自身的T细胞“改造”成对抗癌细胞的强大武器,已在多种血液病治疗中展现出非凡的疗效。那么,CAR-T疗法究竟是什么?它是如何应用于血液病的治疗中?在这… -
百万起步,CAR-T到底是何方神药?凭什么这么贵?疗效怎样?
近日,一种声称120万一针,仅靠打针即可“清零”癌细胞的国内首款CAR-T细胞疗法药物获批上市。作为国内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一位患有复发性弥漫性B大细胞瘤的患者陈阿姨是这个神奇抗癌药的国内首位受益者——2021年6月,医院治疗团队为陈阿姨采集细胞后,8月将CAR-T细胞回输回体内。8月底详细检查后癌细胞竟然不见了,陈阿姨康复出院回家,这样神奇的作用是身体的“障碍法”还是“真治愈”,这样细胞疗法的… -
CAR-T细胞治疗全流程管理
嵌合抗原受体修饰T细胞疗法,即CAR-T治疗是一种免疫细胞疗法,在多种难治复发性血液肿瘤中展现出了显著的疗效,为患者带来了完全缓解的希望。在之前的科普中,大家可能对CAR-T治疗的一些细节有了了解,但对整个治疗的流程还没有系统性的认识。相较于传统化疗、放疗及靶向治疗药物,在使用上CAR-T细胞这个活药物前我们需要作哪些准备,在回输后又会经历哪些针对CAR-T细胞的治疗和监测呢? 目前武汉协和医院血… -
CAR-T选择:自体VS异体
随着CAR-T临床试验的逐步推进、各类商品化CAR-T相继上市,更多的病友们开始关注和了解CAR-T治疗。在咨询CAR-T治疗时,大家往往会面临一些问题,比如:是做自体还是异体的CAR-T治疗呢?什么是通用型CAR-T?我在开始CAR-T治疗之前需要准备什么呢?在这里,我们想通过一篇科普让大家了解不同来源CAR-T的区别,对如何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CAR-T种类建立大致的方向,在医生的指导下… -
论CAR-T治疗后随访的重要性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因其优异的疗效受到广大病友的好评。很多病友十分关注治疗、回输时的注意事项,但却忽视了出院后长期随访的重要性。因此,我们本期就和大家聊一聊CAR-T全流程管理中长期随访的相关内容。 在住院期间,有CAR-T团队的医护人员精心照顾和严密监测,但出院后身体康复的大部分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因此,定期随访判断康复效果、评估毒副反应以及及时调整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 -
CAR-T护航,无悔青春
确诊 2019年7月,阿辉15岁,刚刚结束初中生活,正满怀期待地迈入更加绚烂多彩的新征程——高中生活。然而,一场不明原因的连续高烧,让阿辉陷入了痛苦之中,同时也让他的家人满心疑虑。他们连忙带着阿辉去当地医院检查,血常规结果显示阿辉体内的白细胞高达36*109/L,是正常指标的近10倍。白细胞显著升高并伴有重度贫血,这让医生不得不怀疑是血液系统的疾病。 尽管一时间难以接受,阿辉还是在医生的建议下… -
专家分享 | 第9期淋巴瘤主题患教活动(CAR-T治疗篇)
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是全世界最为常见的血液肿瘤之一。淋巴瘤以全身治疗为主,常用治疗手段包括化疗、放射治疗、靶向治疗及造血干细胞移植等方式,但仍有一些患者原发耐药(难治)或在多种治疗方法后出现疾病复发进展。并且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传统治疗方法的有效率逐渐降低,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随着淋巴瘤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不断深入,淋巴瘤的治疗步入细胞免疫时代,CAR-T作为… -
CART疗法是不是移植?
前言 很多患者@我,CART疗法是不是就是移植啊?那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的确两者治疗过程貌似相同,都是先做一个预处理化疗,再输注细胞,之后都可以观察毒副反应和疗效。但实际上此化疗非彼化疗,此细胞非彼细胞。 输注的细胞性质不一样 我们常说的移植其实是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可来源于患者,也可来源供体,前者称为自体移植,后者称为异体移植。… -
CART治疗肿瘤的作用机制
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区分自体与外来物,从而保护机体健康。但肿瘤对免疫系统而言是一个独特的挑战,它来源于机体自身细胞,免疫系统难以识别;此外肿瘤构建的微环境对免疫反应的抑制也让T细胞难以发挥杀伤功能。 近年来,通过基因工程改造的T细胞作为“活的药物”消灭癌细胞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方向。目前,使用表达嵌合抗原受体(CAR)的T细胞(CART)和转基因T细胞受体的T细胞(TCR-T)在治疗恶性肿…
移植
-
活动报道 | 移路无巨,探索CMV感染的防治之道|热烈庆祝本次会议圆满结束
由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主办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MV感染管理规范化诊疗研讨会,于2024年9月1日在广州天河希尔顿酒店成功开展! 为加强CMV感染领域医务工作者的学术交流,推进我国CMV感人规范化诊疗水平的发展与提高,同心家园公益基金会携手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发起““移路无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CMV感染管理规范化诊疗研讨会”。学术内容丰富多… -
患者教育|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这些事儿,你知道吗?
淋巴瘤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为促进医务工作者的学术交流,促进淋巴瘤患者对淋巴瘤的认知,北京淋巴瘤国际研讨会邀请淋巴瘤临床、病理、基础研究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从淋巴瘤基础知识、规范化诊疗、患者教育三个板块展开,近期将于每周二、周四发布患者教育相关内容,供大家学习交流。 本期将由北京大学国际医院赵林俊医生和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张涵博护师为我们聊聊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SCT)前后的那些事儿。提到自体… -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多久才能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造血干细胞移植,作为血液科临床的治疗手段之一,备受患者的瞩目。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成功后,由移植进的干细胞担当起了造血功能,血细胞开始生长。 患者造血系统开始恢复,血象各指标达标后,患者出仓,但这时您的医生一定会交代很多的注意事项,这是因为患者的免疫系统尚未恢复。 患者情况不同,所需时间也不一样 移植出仓后,患者免疫系统基本和6个月婴儿相当,与晚期HIV患者免疫相差无几,所以出仓后… -
造血干细胞移植,你真的了解吗?
造血干细胞移植 是血液专业最复杂、最有效的治疗手段, 目前仍是治愈大多数 白血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淋巴瘤等 血液病的唯一方法。 关于造血干细胞捐献和移植的新闻 经常被媒体报道。 但素, 您是否真正了解过 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知识呢? 表着急, 读完这篇就知道。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以血液科为主导的,多学科参与协作的一种治疗方法。它还需要放射治疗科、输血科、麻醉科、手术室、检验科以及ICU的配合。 造血… -
带你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全过程
说起造血干细胞移植,很多人都知道——是治疗血液病的一种方法。但是再细问一下,这种方法是如何进行的呢?得到的回答可能是:知道是知道,但说不清楚,反正就是那么回事。 对于普通大众而言,了解一些相关性概念即可,但对于即将或准备做造血干细胞移植的血液病患者及家属来说,则需要清楚明白整个移植过程,这样才能与医护人员高度配合,做到遇事不慌张,有的放矢的面对一些紧急情况,使患者早日出仓并早日康复。 造血干细胞移… -
造血干细胞移植知多少?
造血干细胞移植知多少? 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治疗血液系统肿瘤和许多血液病的重要手段,甚至是某些疾患的唯一治愈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应用已有半个世纪余,随着技术的成熟和供者选择的容许度增加,越来越多的血液病患者接受了造血干细胞移植,重获新生。但由于整体治疗过程较复杂、治疗周期较长,涉及供者选择、移植前预处理、移植方案的制定、后续并发症管理以及移植期间护理等系列问题,属于国家级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