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孕妈身体不适来我院就医,我院医生诊断其为“易栓症”,并决定采取药物疗法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但由于“易栓症”这种疾病及所用药物都超出了该孕妈的认知范畴,导致其深感恐惧和忧虑。下面,就随长沙阳光医院的专家一起来涨知识,了解一下“易栓症”这种疾病吧。
易栓症是指存在抗凝蛋白、凝血因子、纤维蛋白等遗传性或获得性缺陷,或者存在获得性危险因素而具有高血栓栓塞倾向。
引起易栓症的原因有很多,分为遗传性易栓症和获得性易栓症。
(1)遗传性的:例如抑制血栓形成物质的缺陷(蛋白 C 缺乏、蛋白 S 缺乏等)。
(2)后天获得的:例如年龄增加、肢体长时间制动(如骨折后固定肢体不活动)或妊娠等。
高龄(年龄>35岁)、既往手术或外伤创伤史、长时间制动、口服避孕药等激素替代治疗以及患有抗磷脂抗体综合征(APS)的孕妇均是妊娠期发生易栓症的高危人群,需严密监测。
众所周知,良好的妊娠依赖于胎盘循环有足够的血液供应,如果胎盘循环能够供应充足的血液,那么妊娠过程就会比较顺利。但是“易栓症”女性体内因为持续存在高凝状态,会导致胎盘组织出现血栓倾向——引起胎盘绒毛间隙纤维蛋白沉积和胎盘血管小血栓形成,其直接后果就是胎盘灌注量下降,胎儿供血不足,并由此引发怀孕母亲妊娠高血压、胎盘早剥、羊水过少,甚至流产等。值得一提的是,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易栓症”还会影响受精卵着床,严重者无法怀孕!
当然,罹患“易栓症”的孕妈不仅深受其害,胎儿也很难避免。易栓症孕妇由于胎儿血供不足,极易发生胎儿营养物质供给障碍,导致胎儿的生长受限,进而可能导致胎儿窘迫、早产、妊娠早期胎儿丢失甚至孕晚期胎儿死亡等,即使顺利生产的胎儿也可能罹患遗传性易栓症。
对于存在“易栓症”的女性,大多数跟常人无异,但是怀孕妊娠本身就会使得女性处于一种高凝期,而这一特殊时期会放大易栓症形成血栓的风险。对于女性朋友来说,怀孕前最好通过相应的筛查明确自己是否存在“易栓症”,必要时要提前干预。

▶ 曾经有过反复发作血栓史
▶ 有自身免疫病
▶ 有不良孕产记录
▶ 高龄、长时间不运动的肥胖女性
▶ 抗磷脂综合征等
一旦确诊为“易栓症”,孕前的女性朋友需经过医生的综合评估,再确定是否适合怀孕,以及孕前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处理对血液高凝状态有影响的原发病(高血压、糖尿病和脂质代谢异常)等。
※对于已怀孕的存在治疗指征的易栓症孕妇,应根据孕妇的具体情况及时干预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对于患有“易栓症”的孕妈而言,抗凝治疗应在妊娠早期开始。在医生指导下,通过抗凝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孕期管理,如均衡营养,避免久坐和劳累,积极进行用药检测及监测胎儿等,以降低病理妊娠的发生率、延长妊娠时间和提高新生儿体重。有些治疗药物其代谢不经过胎盘,也不会进入母体乳汁,研究也未发现对胎儿的致畸作用。
此后,如果胎儿发育良好是可以考虑停药的。终止抗凝治疗前后,均需要每月复查凝血和纤溶及监测胎儿发育,一旦发现异常,还需要重新用药。
终止妊娠的方式是选择剖宫产还是顺产,应依据产科具体情况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