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染!感染!又双叒叕感染!免疫抑制剂治疗期间感染时常发生,难道自己比一般人抵抗力差?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近日,ASH上发布的一项研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解释说明。

该研究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一组为原发性ITP(pITP)患者,共4030例,另一组为普通人群对照组,共161,020例。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pITP组5.5年,对照组6.9年。该研究数据显示,pITP患者1年累计发生血液学感染的发病率达到 3.36%,而对照组为 0.47% 。在整个研究期间,pITP患者感染发生率一直高于对照组。

为什么ITP患者的感染概率较高呢?这与ITP患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都有一定的关联。在临床中,ITP患者首选糖皮质激素治疗,当激素无效或不能耐受时,也会选择利妥昔单抗或环孢素等免疫抑制剂作为后续治疗,这些药物大大增加了患者继发感染的风险。而感染会进一步影响患者的治疗难度以及生活质量,因此,预防感染刻不容缓。
●细菌感染预防: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中指出,在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后,需要定期检测感染相关指标,对于高危粒细胞缺乏患者,可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左氧氟沙星)进行抗细菌预防。
●病毒感染预防:对于使用抗CD20单抗、CD38单抗等患者可以重点关注HBV、CMV、EBV等病毒感染。为预防HBV感染,可酌情在治疗开始前服用抗病毒药物(如恩替卡韦)。
●真菌感染预防:对于使用抗CD20单抗、CD38单抗等患者,除需监测病毒感染以外,还需要对真菌感染进行监测。对于真菌感染可以使用氟康唑或泊沙康唑,对于非典型真菌感染可以使用复方新诺明。
●疫苗接种:可以在治疗开始前接种疫苗,不推荐减毒活疫苗,可以接种灭活疫苗。疾病急性期不建议接种。
不过,ITP患者因为其自身状况以及治疗期间用药的不同,在预防感染方面也具有差异性,在治疗期间我们需要配合医生,积极治疗,相信通过积极治疗我们的生活质量都可以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任悦,刘晨晨,吴玉红 & 邵宗鸿.(2022).免疫抑制剂导致非恶性血液病感染的防治策略.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02),222-225.
[2]CSCO CAR-T细胞治疗恶性血液病及免疫靶向治疗相关感染管理指南2023.
[3]Paper: The Risk of Infections in Adults with Primary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 (confe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