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有讲究,饮食少不了慢性贫血患者的营养膳食指导(一)

 

贫血有讲究,饮食少不了慢性贫血患者的营养膳食指导(一)

一、对症调理,加强营养

 

贫血有讲究,饮食少不了慢性贫血患者的营养膳食指导(一)

贫血症患者要想有效地改善贫血,恢复健康状况,除了要避免过度操劳、注意适当休息,减少精神负担,保持乐观精神,改善生活环境,积极就医治疗外,科学地搭配膳食、全面地补充、加强营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日常的膳食结构要平衡且健康。长时间的偏食、过少的进食量会导致人体摄入的营养不足,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造血原料不足等,从而进一步加重贫血的状况。在日常的膳食中,主食和副食的搭配要多样化、不定时地变换,如此能够有效地促进人体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此外,注意尽量不吃寒凉的食物。
 
其次,在保证平衡膳食结构的基础上,贫血患者要有意识地进食一些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铜、铁等微量元素的食物,以保证摄入充足的造血材料。宜适量多食瘦肉类、鱼虾,动物肝脏、肾脏、血、骨髓,禽蛋类、乳类、豆类,红枣、桂圆、苹果、橘子、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等蔬果。
 
再次,贫血患者往往伴有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状。烹调的食物要精细、软烂,以有助于消化,宜适量多餐。
 
二、针对病情、对症治疗

由于不同类型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是不同的,因此对饮食方面的需求也不同。同样,不同年龄和不同生理状况的人群,其机体的生理需求也存在着差异,贫血患者的饮食也应因人而异。基本原则就是补其所短,即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如缺铁性贫血以补充铁剂为主外,还应多摄取富含铁的食物。
、改进膳食习惯
建立健康的生活饮食规律
 

贫血有讲究,饮食少不了慢性贫血患者的营养膳食指导(一)

3.1早起1杯白开水

养成每天早上起床后喝1杯白开水的好习惯。早起1杯白开水不仅可以清洁肠道,还可以补充夜间失去的水分,长此以往,可以使胃肠更健康。
3.2千万别忽略早餐

不吃早餐的话会造成下一餐进食后胃肠负担加重,增加胆囊病和胃病的发病率,不利于疾病的康复与治疗。
3.3蔬菜水果适当多食用
 

贫血有讲究,饮食少不了慢性贫血患者的营养膳食指导(一)

成年人每天蔬菜与水果摄入标准为各摄入500克,而且最好能吃5种以上的蔬菜。另外,如果没有糖尿病等疾病建议每天食用2~3种水果。
3.4选准好的饮料

水是最好的饮料,每天应保证摄入约1.5升的水,特别是在办公室里空调大开的情况下。成年人体内的钙质从28岁后就渐渐流失,特别是女性,更年期后钙质流失得更快,多喝牛奶是补充钙质的绝好选择。茶有助于消除肠道内的脂肪,只要没有严重的胃肠疾病,平时可以多喝淡茶,尤其是绿茶和乌龙茶。但对于胃酸分泌过多的人来说,可以改饮淡红茶。与茶相比,咖啡则要少喝,每天1小杯就好,因为摄入过多的咖啡因会对神经和心脏带来刺激,还会引起钙的流失。
3.5.选择健康的食物

全麦食物含有丰富的纤维,能降低患心脏病的风险,降低糖尿病及并发症的发病率。另外,全麦食物还能改善胃肠功能。
3.6将含铁较多的食物搭配入菜单之中

一般来说,动物性食物中铁的含量、利用率是植物性食物的3倍。一般人只要每天均衡膳食、荤素搭配合理,就可以补足铁,而且也不会摄取过多的脂肪。植物性食物中的铁,被称为非血红素铁,如深绿色蔬菜(菠菜、红薯叶等)。谷类、豆类、坚果类中所含的铁,也称为非血红素铁,如黄豆、红豆、核桃、白果等。动物性食物中的铁,易被人体吸收,如动物肝脏、猪血、瘦肉等。注意:人体内铁元素的含量不宜过多,倘若长期摄入大量含铁量高的食物,可能会发生组织损坏、肝和脾功能障碍、皮肤色素沉着等病症。
 
3.7.摄取对吸收铁有帮助的维生素CB族维生素
 

贫血有讲究,饮食少不了慢性贫血患者的营养膳食指导(一)

平时从饮食中多摄取瘦肉或鱼等含铁量较多的食物,可以自然补充铁。但除了应选择含铁量高的食物外,在进餐同时,还应尽可能搭配促进铁吸收的维生素C。维生素C可将三价铁还原成二价铁,以促进铁的吸收;而且铁在吸收之后会和转铁蛋白结合形成复合物,维生素C更是这个复合物形成的重要成分。铁与蛋白复合体储存于肝、脾与骨髓时仍需维生素C的辅助。
3.8.充分摄取优质蛋白质

例如,动物蛋白质中的蛋、奶、肉、鱼等以及大豆蛋白质。动物蛋白质中鱼类蛋白质最好,植物蛋白质中大豆蛋白质最好。
3.9.增强胃肠功能,才能增强消化吸收

胃肠功能一旦减弱,自然无法充分地消化食物。一旦胃酸分泌量减少,食欲也会随之减弱,特别是蛋白质与铁的吸收也就会相对变差。一天三餐定时定量,加上适度的运动,胃肠功能自然就会慢慢地强健起来。
 
参考文献:
《贫血饮食宜忌全书》吴剑坤,于雅婷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END

慢性病贫血

慢性病性贫血·知多少

2023-6-9 18:16:06

慢性病贫血

一种常见而易被忽视的贫血---慢性病贫血

2023-6-9 18:16:20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交流血液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微信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病友群。申请好友时请备注疾病类型。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