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间 | 揭秘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警惕!这些药物可能“偷走”你的血小板

 

科普时间 | 揭秘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警惕!这些药物可能“偷走”你的血小板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或许都曾因为小小的磕碰而留下淤青,或者偶尔因为鼻腔干燥而流鼻血。

这些看似平常的症状,有时却可能是身体向我们发出的警告信号。

今天,我们要聊的是一种名为“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DITP)的疾病,它或许就隐藏在那些我们日常服用的药物之中。

科普时间 | 揭秘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警惕!这些药物可能“偷走”你的血小板

图源:摄图网

什么是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简单来说,就是某些药物在人体内引发了血小板数量的减少,从而导致出血等症状的疾病
血小板是我们血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负责在血管受损时迅速聚集,形成血栓,堵住伤口,防止血液流失。因此,当血小板数量减少时,我们的身体就会变得异常脆弱,哪怕只是小小的伤口,也可能引发严重的出血。
DITP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轻者可能出现皮肤瘀点、瘀斑,重者则可能出现口鼻黏膜出血、消化道出血,甚至颅内出血等内脏出血症状[1]。这些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更可能危及生命。

科普时间 | 揭秘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警惕!这些药物可能“偷走”你的血小板

图源:摄图网

哪些药物可能引发DITP?

提到DITP,我们不得不提一些常见的可能引发该病的药物。
肝素,作为一种常用的抗凝药物,在治疗血栓性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它也可能成为DITP的“元凶”之一,导致患者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血小板减少。
此外,抗菌药物如利奈唑胺,也是引发DITP的高风险药物,特别是在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中,其引发的血小板减少症状尤为突出。
其他常见的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有:奎宁、对乙酰氨基酚、氯噻嗪、氯霉素、奎尼丁、阿昔单抗、金盐、利福平、磺胺类、卡马西平、丙戊酸、西咪替丁、氟达拉滨、奥沙利铂、环孢素、利妥昔单抗、硫酸鱼精蛋白[2]

科普时间 | 揭秘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警惕!这些药物可能“偷走”你的血小板

图1 常见的引起血小板减少的药物

DITP的发生机制:

药物如何“偷走”我们的血小板?

DITP的发生机制相对复杂,大致可以分为非免疫介导免疫介导两大类。
1.非免疫介导机制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1]
药物抑制骨髓巨核细胞:骨髓巨核细胞是生成血小板的关键细胞。某些药物,如氯霉素和噻嗪类衍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对骨髓巨核细胞产生直接的细胞毒性作用,抑制其增殖、分化和释放血小板的过程,从而导致血小板数量下降。
药物诱发血小板凋亡:除了抑制骨髓巨核细胞外,还有一些药物可能通过加速血小板的凋亡过程,导致血小板在体内被过度清除,进而造成血小板减少。
2.免疫介导机制导致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药物引发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当具有抗原性的药物(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和肝素)进入人体后,它们可能与血浆中的大分子蛋白质结合,形成全抗原。这些全抗原在体内激发产生药物依赖性血小板抗体(DDAbs)。
DDAbs与血小板结合引发免疫反应:DDAbs与血小板表面的抗原结合后,会触发机体与血小板之间的免疫反应,导致血小板的破坏增加或生成减少,从而引起血小板减少。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药物可能引发不同类型的免疫反应,因此其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也会有所差异。

科普时间 | 揭秘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警惕!这些药物可能“偷走”你的血小板

图源:摄图网

如何诊断DITP?

对于怀疑患有DITP的患者,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用药史、临床表现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用药史: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用药情况,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时间等,以判断是否存在可疑药物。
临床表现:医生会观察患者的皮肤、黏膜等是否有出血症状,以及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
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是诊断DITP的重要手段。
血常规检查:观察血小板数量是否减少;●骨髓象分析:观察骨髓巨核细胞的形态和数量●DDAbs检测:判断是否存在针对药物的特异性抗体。
此外,对于特定类型的DITP,如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HIT),需进行更专业的实验室检查,如肝素诱导的血小板活化实验(HIPA)和5-羟色胺释放试验(SRA)等,以明确诊断[1]

科普时间 | 揭秘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警惕!这些药物可能“偷走”你的血小板

图源:摄图网

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疾病,它可能隐藏在我们日常服用的药物之中,因此,在使用任何药物时,我们都应格外小心,注意观察身体的反应。一旦出现疑似DITP的症状,应立即就医,以便医生能够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

参考文献:
[1]聂晓璐,马静瑶,孙凤,等.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的发生机制及诊断[J].中国药物警戒,2024,21(07):829-835.DOI:10.19803/j.1672-8629.20240054.
[2]Aster et al. Drug-Induced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07.

【今日话题】

你了解药源性血小板减少症吗?日常用药中是否发生过血小板减少?

欢迎热心病友评论区交流讨论,为其他病友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评论转发,有惊喜”活动正式开始啦,积极热心评论和转发的朋友们可能会收到“小惊喜一份”,助人就是助己!

评论转发越多,概率越大,快来动动手指,参与进来吧~

综合

骨髓增殖性肿瘤和白血病哪个更严重?医生详细解答

2023-4-17 17:04:01

综合

病友故事 | 从白血病到骨髓纤维化,峰回路转,终迎生命曙光

2023-3-3 16:51:28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交流血液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微信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病友群。申请好友时请备注疾病类型。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