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白针(正式名称为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GSF制剂),它能够刺激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增殖并分化为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这一作用机制使得升白针在再障患者的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能够提升患者的免疫力,降低感染风险,从而保障患者能够顺利进行后续治疗[1-2]。升白针的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快跟随我们的脚步,继续往下看吧~

图源:摄图网
升白针根据药物半衰期的长短,可分为长效和短效两种类型:
●长效升白针(PEG-rhG-GSF):通过聚乙二醇化技术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患者可以仅通过单次注射就能维持较长时间的药物浓度。适用于即将接受高强度化疗方案的患者,或已出现严重中性粒细胞减少并伴有发热等症状的患者。
●短效升白针(rhG-GSF):药物半衰期较短,需要多次注射以维持有效的药物浓度。适用于多种原因导致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治疗,包括再障、癌症化疗、骨髓发育不良等。
具体用药指导如下:以5 μg/kg的剂量,通过皮下注射方式给予rhG-GSF,每日一次。治疗中需密切监测中性粒细胞(ANC)水平,一旦ANC达到或超过1.0×109/L,即可停止rhG-GSF的皮下注射。若ANC水平再次降至1.0×109/L以下,则需恢复rhG-GSF的注射,剂量与注射方法与之前相同[3]。

图源:摄图网
升白针价格差异大:长效与短效,哪种更适合您的预算?
升白针的价格因多种因素而异,包括药物的种类、品牌、产地以及医疗机构级别等。
一般来说,长效升白针的价格较高,每针大约在1500-3000元之间;而短效升白针的价格相对较低,每针可能在100-300元之间。然而,具体价格还需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和所在地区的医保政策来确定。

图源:摄图网
应用升白针可能会伴随一系列不良反应,对此,我们必须采取科学且合理的应对策略。当这些不良反应出现时,大多数情况下它们是暂时性的,能够自行缓解,无需采取特殊的治疗手段。以下是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其相应的处理建议:
●骨痛问题:这种疼痛主要集中在腰骶部位,且疼痛的程度因个体差异而异。在停药后,症状通常会得到缓解,或者患者可以通过口服非甾体类镇痛药物(例如对乙酰氨基酚)来减轻疼痛。
●消化道反应:可能包括恶心、呕吐、便秘以及食欲不振等症状。
●高热与皮疹现象:部分患者可能会经历发热和皮疹,这被称为嗜中性粒细胞性皮炎。针对这种情况,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激素类药物。
●过敏反应:由于升白针是一种生物制剂,因此存在引发过敏反应的风险。在使用后,我们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情况。

图源:摄图网
升白针作为再障患者治疗过程中的重要药物,不仅能够有效提升白细胞数量,降低感染风险,还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了坚实的保障。然而,药物的使用总是伴随着潜在的不良反应,但相信通过科学的应对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不适。
参考文献:
[1]邵宗鸿. 重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感染的预防与治疗[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2,33(3):161-162. Shao ZH. Pay attentionto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plastic anemia[J]. Chin JHematol,2012,33(3):161-162.
[2]Valdez JM,Scheinberg P,Young NS,et al. Infections in patients with aplastic anemia[J]. Semin Hematol,2009,46(3):269-276. doi:10.1053/j.seminhematol.2009.03.008.
[3]梁彩平,刘俏敏,钟燕玲.重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在再生障碍性贫血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研究,2015,28(04):439-441.DOI:10.13429/j.cnki.cjcr.2015.04.009.
大家的白细胞计数是否正常呢?如果偏低,一定要小心感染呀!有用过升白针吗?效果怎么样?
欢迎热心病友评论区交流讨论,为其他病友提供宝贵的参考意见~
“评论转发,有惊喜”活动正式开始啦,积极热心评论和转发的朋友们可能会收到“小惊喜一份”,助人就是助己!
评论转发越多,概率越大,快来动动手指,参与进来吧~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交流血液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微信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病友群。申请好友时请备注疾病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