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爱的ITP小伙伴们,如果你已经成为了“少板族”的一员,这意味着你的血管墙壁防御可能会比较脆弱,容易出现出血。然而,出血风险并非人人相同,因此出血风险的评估和如何有效止血,是ITP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图源:摄图网
从轻微的皮肤瘀斑到威胁生命的颅内出血(ICH),ITP的出血表现有广泛的差异。一般来说,当血小板计数在30×109/L以上时,大出血风险很低。而在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时,风险大幅上升[1]。
根据《Management of major bleeds in patients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的数据,出血的风险不仅取决于血小板计数,还会受到以下因素影响:
●年龄:年纪大的ITP患者出血风险更高,因为身体机能退化,止血机制相对较弱。
●既往治疗史:接受过多次ITP治疗的患者出血风险也会增加。
此外,临床观察还发现,很多ITP患者虽然血小板水平低,但并没有出血症状,因此仅仅依靠血小板计数来判断出血风险并不完全准确[1]。

图源:摄图网
在ITP患者中,出现口腔瘀点(即“湿性紫癜”)和血尿往往意味着较高的出血风险,甚至可能发展为颅内出血。这些表现可以视为“升级警报”,当出现这些症状时,需要密切关注并可能采取更积极的干预[2]。

图源:摄图网
当真的发生出血时,ITP患者的止血方法包括局部止血、药物治疗以及紧急治疗。以下为主要方法:
●局部止血:轻度出血(如鼻出血、牙龈出血)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操作来控制。
①鼻出血:用干净的棉布按压鼻翼,保持头部稍微向前倾,避免血液流入喉咙。
②止血药物:对于局部出血,局部使用止血药物(三氯化铁、氨甲环酸和卡波姆凝胶)或止血粉,能有效减少出血。
●药物治疗:对于有中重度出血风险的ITP患者,药物干预是必要的。
①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或地塞米松是常用的药物,能够短时间内提升血小板水平,减少出血风险[2]。
②免疫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常用于紧急情况下,可在12至48小时内提升血小板数,是应急治疗的好帮手。
③促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TPO-RAs):如罗普司亭和艾曲波帕等药物通过促进血小板生成来维持安全的血小板水平[1]。

图源:摄图网
在发生严重出血(如颅内出血或消化道出血)时,需要组合多种疗法,包括
●高剂量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用于快速提升血小板水平。
●血小板输注适用于极低血小板计数或严重出血的患者,但效果短暂,通常作为临时措施。
●抗纤溶药物,如氨甲环酸,可抑制纤维蛋白溶解,从而加强止血效果。
在处理重大出血时,一般会将快速起效的疗法(如血小板输注)与持续性治疗(如TPO-RAs)结合,以达到持续稳定的止血效果[2]。
在日常生活中,ITP患者还需注意避免可能增加出血风险的因素。
●谨慎使用抗凝药物和某些止痛药如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它们会降低血液凝固能力。

图源:摄图网
总的来说,ITP患者的出血风险管理需要个体化判断,特别是在面对轻微出血时,选择观察或局部处理即可。而在出血较严重或有“升级警报”时,应立即联系医生,采取适当的药物和组合疗法。ITP虽然是一场“少板大战”,但只要合理管理、科学止血,ITP患者同样能过上安心的生活!
[1]Arnold DM. Bleeding complications in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Hematology Am Soc Hematol Educ Program. 2015;2015:237-42. doi: 10.1182/asheducation-2015.1.237.
[2]Mithoowani S, Cervi A, Shah N,et. Management of major bleeds in patients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J Thromb Haemost. 2020 Jul;18(7):1783-1790. doi: 10.1111/jth.14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