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 再障遗传大起底:你的疑问,一文解答!

Q&A | 再障遗传大起底:你的疑问,一文解答!

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再障”),它的遗传性问题一直是许多家庭关注的焦点。你是否也曾经或正在为这个问题而困惑?今天,我们就来一场深入浅出的探索,全面解析再障的遗传性问题,以及我们该如何应对和预防。

Q&A | 再障遗传大起底:你的疑问,一文解答!
                                                                                        图源:摄图网
Q1:再障会遗传吗?
再障的遗传性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它主要分为先天性获得性两大类。先天性再障,如范可尼贫血和先天性角化不良,确实存在遗传风险,属于遗传性疾病而绝大多数获得性再障,如由病毒感染、化学药物、辐射或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的,则不会直接遗传给下一代[1]
Q2:哪些再障会遗传?为什么?
范可尼贫血:这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患者在很小的时候就可能发病,平均发病年龄为7.6岁,表现为全血细胞减少发育异常,如骨骼发育异常。这种遗传病需要父母双方均为隐性基因携带者,子女才有可能发病[2]
先天性角化不良:它的遗传方式有X性连锁隐性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三种。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异常进行性的骨髓衰竭恶性转化起病隐匿,易误诊漏诊。多数患者为X性连锁隐性遗传,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3]

Q&A | 再障遗传大起底:你的疑问,一文解答!

图源:摄图网

Q3:如何应对遗传性再障?
早期筛查与诊断: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尽早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以便早期发现并采取干预措施。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对于重症或难治性再障,尤其是遗传性再障,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可能根治的方法[1]。通过替换患者体内异常的造血干细胞,恢复其正常的造血功能。

免疫抑制治疗:部分遗传性再障患者可能因免疫异常而加重病情,因此免疫抑制剂治疗也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3]

中药调理:中医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开具个体化处方,通过补肾益气、活血化瘀等方法,帮助改善患者的体质和症状[4]

定期监测:遗传性再障患者需定期监测血常规、骨髓象等相关指标,以及时发现和处理任何潜在的问题。

Q4:能不能预防遗传性再障?
对于遗传性再障,由于其发病与基因突变密切相关,目前尚无直接有效的预防措施。但以下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发病风险或减轻病情:
避免近亲结婚:近亲结婚会增加隐性遗传病的发生风险,因此应避免近亲结婚[2]
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对于有家族遗传史的人群,应在婚前或孕前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以了解自身和配偶的遗传状况,从而做出合理的生育决策。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等,有助于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因外部因素导致的再障发病风险。
避免危险因素:尽量避免接触可能导致再障的外部因素,如化学药物、辐射等。

Q&A | 再障遗传大起底:你的疑问,一文解答!

图源:摄图网

对于遗传性再障,虽然目前尚无直接有效的预防措施,但通过早期筛查、及时诊断和治疗干预,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避免危险因素也是预防再障发生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红细胞疾病(贫血)学组. 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 [J] .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22, 43(11) : 881-888. DOI: 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2.11.001.
[2]黄智红,张雪梅.1例成人范可尼贫血患者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护理[J].中国临床护理,2024,16(06):391-393.
[3]王非,杜玉琦,龚旺,等. 先天性角化不良的研究进展[J].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9,54(2):130-134.DOI:10.3760/cma.j.issn.1002-0098.2019.02.010
[4]吴迪炯,叶宝东,季聪华,等.再生障碍性贫血临床实践指南研究现状及中医指南的修订与思考[J].中医杂志,2014,55(04):274-278.DOI:10.13288/j.11-2166/r.2014.04.002.
再生障碍性贫血

科普时间 | 再障与MDS:别混淆,表现虽相似,治疗却有大不同!

2024-10-29 10:47:14

再生障碍性贫血

科普时间 | 别误会!再障可不是白血病

2024-10-29 10:57:46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交流血液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微信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病友群。申请好友时请备注疾病类型。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