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间 | 谈谈年龄对ITP患者止血功能的影响

科普时间 | 谈谈年龄对ITP患者止血功能的影响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出血性疾病,其发病率存在两个年龄高峰:一个发病高峰为儿童时期,另一个发病高峰为60岁以上老年群体。对于高龄ITP患者,疾病的管理和治疗存在着难题一方面患者年龄越大体质越弱合并症和合并用药越多,预后越差另一方面高龄本身也会对体止血产生影响
 

科普时间 | 谈谈年龄对ITP患者止血功能的影响

图源:摄图网

有研究人员对患有ITP的65岁以上人群和65岁以下人群的止血特征进行了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按相应年龄分别设置了ITP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以确定高龄是否会改变止血,以及是否会增加高龄ITP患者的出血风险。

研究人员评估了受试者的血小板活化标志物、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Caspase)-3, -7, -8 和 -9、血小板表面去唾液酸化以及血小板表面GlcNAc残基水平,以测定其血小板功能,并通过测量贫血小板血浆凝血时凝血酶的生成时间及浓度,评估患者血浆凝血情况。

科普时间 | 谈谈年龄对ITP患者止血功能的影响
结果显示,与相应的对照组相比,ITP患者的血小板被激活的能力较低,且65岁以上的ITP患者纤维蛋白原受体受损更为明显;ITP患者的Caspases-3、8、9的含量高于年龄匹配的对照组。此外,65岁以上ITP患者的Caspases-3高于65岁以下的患者;与相应的健康对照组相比,ITP患者血小板表面的唾液酸较少,GlcNAc残基较多,血小板更容易被吞噬和破坏。65岁以上的健康对照组血小板表面的唾液酸含量高于65岁以下的对照组;而无论对照组和ITP组,年龄大于65岁的受试者产生的凝血酶均少于65岁以下的受试者。
由此可知,ITP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不如对照组。这种损伤似乎在65岁以上的患者中更为明显,增加了高龄ITP患者的出血风险。同时,在没有ITP的个体中,高龄也可能改变机体止血功能。
 

科普时间 | 谈谈年龄对ITP患者止血功能的影响

图源:摄图网
科普时间 | 谈谈年龄对ITP患者止血功能的影响

许多患者反映说自己虽然血小板低,但是从没发生过出血,所以不想治疗。那么通过本期的知识大家应该知道,随着年龄的增长,出血概率也会增加。更何况,血小板过低会使ITP患者在同等情况下遭受更高的出血风险。所以,高龄ITP患者应更加注意防范出血风险,及时治疗,否则将会面临巨大风险!

参考文献

Monzón Manzano, Elena, et al. “Impact of Age on Hemostasis of Patients with Immune Thrombocytopenia.” Blood, vol. 142, no. Supplement 1, 2023, pp. 1211–1211, doi:10.1182/blood-2023-185706. 

综合

启新程愈新生∣2023第八届3·20中国血小板日公益活动在广州圆满落幕

2023-12-15 14:40:37

综合

科普时间 | 同样是激素,泼尼松和地塞米松哪种疗效更强

2024-1-30 16:57:24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交流血液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微信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病友群。申请好友时请备注疾病类型。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