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的患者,可以选择药物治疗,比如使用糖皮质激素,但最重要的是要明确病因,然后进行针对性地治疗。
如果是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低,一线治疗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或丙种球蛋白,如果一线治疗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可以选择二线治疗。比如,利妥昔单抗,促血小板生成素,艾曲泊帕,甚至是免疫抑制剂,脾切除。继发性免疫血小板减少的继发原因主要是由于风湿免疫性疾病,例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这一类的继发原因是继发因子,其次是激素、免疫抑制剂,在继发因素的控制下,血小板下降的程度会逐步恢复到正常水平。血小板减少是非常重要的。血小板浓度太低,极易导致大出血,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患者可以通过口服可以增加血小板的药物来增加血液中的血小板。有些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通过输血或输血小板来进行治疗。在此期间,患者要注意多卧床,避免过度劳累,避免外伤,避免造成大出血。同时要注意患者的全身状况,如有无其他免疫性疾病、病毒感染性疾病、严重消耗性疾病等。
平时一定要注意不要吃硬的东西,要多吃一些软的流食,不要吃太热的东西,以免灼伤胃肠道造成出血。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运动,尽量减少受伤的发生,特别是避免撞击伤,保证充分休息。血小板减少的情况下需要进行血小板的止血。因此,血小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疾病,当大量减少时,必须住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