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溶血性贫血家园”🍨🍨


图源:百度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又称为Evans综合征,于1949年首次被报道,是一种罕见且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1],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同时伴有血小板减少并能引起紫癜等出血性倾向的一种病症。
●继发性Evans约占不足20%,可相继或同时发生于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感染性疾病、实体瘤、免疫缺陷疾病、免疫接种等情况。
溶血发作时,可出现寒战、发热、黄疸、腰痛、呕吐等症状。
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有头晕、乏力、面色苍白、心悸、气短、胸闷等贫血症状。
大多数患者会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牙龈出血等出血症状,女性可出现月经过多。

图源:百度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是诊断本病的重要检查方法,当血小板减少时,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呈阳性则可直接诊断此病。该试验亦用于评估疗效和病情监测。
血常规可以协助诊断并监测病情;患者骨髓象增多可以帮助诊断与鉴别诊断。
部分患者的血生化结果中可出现乳酸脱氢酶增高;尿常规可见血红蛋白尿及含铁血黄素尿阳性,这都对本病的诊断有提示作用。

图源:百度
Evans综合征治疗还缺乏最有效的方法和统一模式,治疗原则为消除自身抗体或病因,阻断抗体产生,积极对症治疗。

图源:百度
●对因治疗:由于约20%的患者继发于其他疾病,因此要积极查明病因,并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目前Evans的治疗是以糖皮质激素和(或)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为主的一线治疗。一线治疗效果欠佳时,可采用二线或三线治疗。二线治疗包括环孢素、利妥昔单抗、达那唑等药物,三线治疗常用药物为环磷酰胺、阿仑单抗、罗米司亭等。
●对症治疗:存在感染者,应积极进行抗感染治疗。严重出血或溶血者,可输入洗涤红细胞或血小板悬液来改变病情以挽救生命。
本病一般无法自愈,儿童Evans综合征多为继发于感染,急性发病,通常1~3周内可以好转。而成人疗效较差,病情反复发作,常呈慢性病程,往往产生耐药。那您现在了解Evans综合征了吗?相信很多病友对于Evans和AIHA以及ITP之间的关系感到非常好奇,那Evans到底是不是AIHA+ITP呢?下期再为您解答!
参考文献:
[1]徐世荣,郭晓楠,张静楠. Evans综合征的研究现状[J]. 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0,9(3):218-221.
[2]张立鹏.94例Evans综合征的回顾性研究[D]. 北京协和医学院,2005.
[3]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交流血液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微信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病友群。申请好友时请备注疾病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