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转载,转载请注明出处“病友之家”🍭🍭

我本人一向身体健康,热爱运动,打小虽然体格偏瘦但精力旺盛,上学期间也是体育健将。甚至结婚生育后数年,身体也无任何病症和病史。
2016年4月,也就是我32岁时,公司体检时偶然发现血小板减少(PLT33×10^9/L),5月的时候,我发现大腿上有片状淤青,脖子和四肢受太阳暴晒后发痒,抓挠之后有针尖似的红点。但我并没有太在意,直至6月,在妈妈的提醒和催促下,我才到医院就诊,复查血小板26×10^9/L,做了骨髓穿刺和免疫性指标等检查,并没有发现异常和病因,被诊断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图源:百度
医生开了口服泼尼松(每天两片)和VC片,定期复查,服药期间血小板一直在上涨,但我没有遵医嘱规律性地坚持用药。等到8月中旬复查的时候PLT只有26×10^9/L,10月中旬复查血小板更是跌至13×10^9/L。所以我想在这里提醒各位病友,一定要遵医嘱治疗,医生是最专业最值得信任的人,不遵医嘱可能就会像我一样。持续吃了2个月中药,期间血小板一直维持在30×10^9/L左右,没有上升,但皮肤也无明显出血点,没有不适症状,于是从2016年底至2018年3月都没有用药。

为了就医,我跑遍了郑州的各大医院,也做了全套的免疫性检查,未发现异常免疫类疾病;求医心切的我后来又到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和免疫科就诊,各项检查完也均未发现异常。复查血小板PLT27×10^9/L,医生还是让吃激素,自3月初到9月底服药期间血小板上升并维持正常130-187×10^9/L,但激素减停后,又出现血小板减少。鉴于治疗效果不好,自此后三年,我再未就诊也未服药,同时,爆发了新冠疫情。

图源:摄图网
回顾我的治疗求医之路和心路历程,有缺憾亦有收获,有不幸亦有幸,有失亦有得。2016年发病初期,在我首次就诊时,医生未详细告知和讲解ITP的病理、发病的可能起因、治疗方法及后续不良影响等等,而我自身对ITP疾病的认识和重视度也不足,掉以轻心,自认为紫癜是一种皮肤类疾病,可能很快就自愈,没有坚持规律用药。






点分享

点收藏

点点赞

点在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