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主要是皮肤黏膜出血、瘀斑,严重者会有颅内出血、微血管病性溶血、神经系统异常、肾脏损害等。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主要的症状是出血和乏力,出血的话如果在皮肤黏膜就表现为瘀点瘀斑,口腔黏膜有些会出现血泡,如果是内脏出血,有可能会出现黑便,如果是颅内出血,就会出现视物模糊、头痛、喷射样呕吐,严重时会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表现。血小板减少的另一个症状是乏力,这种情况的血小板除了止血功能以外,还有一些分泌功能。血小板恢复之后,或者输入血小板之后,乏力症状就会减轻或者缓解。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类固醇可以抑制抗体的产生,抑制抗原和抗体反应,抑制单核细胞巨噬细胞的趋化和吞噬作用,防止血小板滞留在脾窦,从而减少血小板的破坏,减少毛细血管的脆性,减少出血,刺激骨髓造血。对于新治疗的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提倡激素治疗,剂量应大,疗程应短。
患者在急性期要求绝对卧床休息,缓解期注意休息,避免摔倒。保持房间安静。病人需要充足的睡眠在缓解期,可以进行适当的锻炼,如散步、慢跑和太极,以增强体质。保持良好的情绪,避免过度消耗能源。经常洗手,保持皮肤清洁。选择宽松柔软的衣服,避免皮肤受损。经常剪指甲,不要刮伤皮肤。保持室内湿度适当,避免过度干燥导致鼻黏膜破裂和出血。选择软毛牙刷。不要用力刷牙以免牙龈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