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方作为传统中医冬季进补的“硬菜”,确实有着它独到的魔力。尤其是对血液病患者来说,膏方不仅是滋补品,更是身心调理的“全面套餐”。它在帮助调节气血、调养脏腑、平衡阴阳等方面下足了功夫,效果可以说是既润物细无声,又缓缓而持久。不过,这道“膏”是否真能对你“有益”,还真得视情况而定。正如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周郁鸿教授所言,膏方不是万能药,而是调养体质、缓解病症的良药。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膏方如何在不同类型的血液病中发挥它的神奇功效。

图源:摄图网
提起恶性血液病,比如急性、慢性白血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多发性骨髓瘤和恶性淋巴瘤,很多人心里难免打怵。经过高强度的化疗和放疗后,患者往往一身“精气”被消耗殆尽,气血两亏,肝肾虚弱。此时的身体就像一台满是故障的发动机,靠“开机”已经很勉强,靠“正常运行”更是奢望。所以,化疗后如何重建身体防线呢?周教授认为,这时候膏方就可以出场了。
在这类情况下,膏方里的核心目标就是“扶正祛邪”,让体内那股子正气再回归。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龟甲、鳖甲等药材往往会出现在膏方配方中,它们有清热解毒的作用,相当于给化疗过后的身体加了一层防护膜。此外,通过膏方的滋阴养血效果,能补益肝肾、增强免疫力。这种保养方式让患者在化疗间歇期得到一个喘息的机会,逐渐恢复对抗病邪的体能和抵抗力,减少复发的几率。就像周教授说的,膏方就像撑起的一把保护伞,让人体质在寒冬中慢慢恢复,不至于“一场风雨来,冻得人再无抵抗力”。
图源:摄图网
膏方中常见的黄芪、党参等补气的药材,以及白术、山药等健脾的“好帮手”,正是良性血液病患者的“救星”。它们能够帮助提升身体的气血供应,让人不再动辄头晕目眩、面色苍白。特别是枸杞和熟地这些补肾的“底牌”,能够让膏方更有层次地从根源上调理气血。吃上一段时间后,整体体质慢慢提升,免疫力也随之增加,恢复期的身体状态自然也就能越来越好。

图源:摄图网
对于那些因为脾肾亏虚而造成体力和免疫力下降的血液病患者来说,膏方的意义就更加明显了。周教授指出,膏方在这类病人身上起到的作用,就像一场从脾胃到肾脏的“保卫战”。
在膏方的调理下,脾胃得到了山药、茯苓的支持,胃口好起来、营养吸收多了,人的气色自然会有所改变。至于肾脏,也得到了仙灵脾、肉苁蓉的补助,精气的储存变得充盈,免疫力也随之增强。血液病患者在这些药物的温补下,可以感受到体力逐渐恢复,免疫力逐步增强,整个身体慢慢地“回暖”,从而摆脱气虚血亏带来的头晕乏力和精神不振的症状。
图源:摄图网
膏方虽好,但“量体裁衣”才是王道,尤其是在血液病的治疗中。周教授再三提醒,膏方不是“万能补药”,在急性期或者发热、感染、出血期间,膏方千万不能贸然使用。这时,清热解毒的汤剂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此外,在使用膏方期间,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也需要特别注意。比如,服用膏方时应避开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否则容易“打扰”药效。感冒、腹泻等外感病期间,膏方也要暂时搁置,待恢复后再继续进补。周教授还特别建议,膏方中滋腻的药物较多,容易影响脾胃的消化吸收,因此加入陈皮、苍术等健脾开胃的药材,是必要的调和之法。
图源:摄图网
在治疗血液病的过程中,膏方不是那种“一剂见效”的猛药,而是通过细腻持久的调理带来逐渐的变化。它或许不能立刻让你气力大增,但它带来的体质提升会在不知不觉间潜移默化。你会发现,在经过一个冬季的膏方调理后,春暖花开时,精力、体力甚至心态都悄然好转。也许你不会感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细水长流之中,膏方带来的健康红利会在春夏秋冬间为你增添更多的底气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