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是一组相对慢性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的一种,此病为多能造血干细胞克隆疾病。特征为骨髓中巨核细胞异常增生,血小板计数显著升高。主要临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形成倾向。

上期,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血液学研究所)张磊教授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诊断流程、与早期骨髓纤维化鉴别诊断等问题做了详细介绍,相信很多病友对疾病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期张磊教授继续为大家讲解我们最关心的问题,ET的治疗策略以及治疗药物等相关问题。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要点总结: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策略、治疗药物(阿司匹林、羟基脲、干扰素α、阿那格雷、白消安、JAK抑制剂)、妊娠期ET患者的抗血栓治疗。



01


治疗策略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病程进展缓慢,病情控制良好,可与正常人无异。治疗目标是预防和治疗血栓合并症。血小板计数理想目标值为400×109/ L,一般应控制在<600 × 109/L。治疗方案主要是依据患者风险分组来加以制定,建议由专业医生基于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治疗建议流程图



02


治疗药物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阿司匹林:

◎ 心血管风险较高的患者,低剂量阿司匹林(81mg QD)是抗血栓治疗的基础,特别是JAK2 V617F突变的患者。

◎ 高危患者(有血栓史或JAK2 V617F突变的年纪较大的患者),羟基脲与每日一次阿司匹林联合应用是标准治疗,可显著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

◎ 血小板计数≥100万/立方毫米、患有血管性血友病或出血的患者,应慎用阿司匹林。一些专家对血小板计数≥每100万/立方毫米的患者进行获得性vWD的常规检测,如果vWF活性低于30%或有出血史,则停用阿司匹林。

◎ 阿司匹林频次:每日两次阿司匹林已被推荐用于一些患者,例如高危和有动脉血栓史的患者,但目前缺乏对照试验的数据来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细胞减少治疗:

a. 细胞减少治疗指证:

血栓形成的高风险(年龄大于60岁和/或有血栓的病史)是MPN细胞减少治疗的主要指征。

此外,减少细胞治疗可在有任何以下特点的患者个案基础上考虑(不论风险):

①血小板极度增多﹥1500×109 /L;

②白细胞逐步增多25×109 / L;

③脾肿大的症状;

④严重的疾病相关的症状;

b. 细胞减少治疗药物:

包括羟基脲、干扰素α、阿那格雷、白消安、JAK抑制剂。



羟基脲

 羟基脲为口服化疗药,因其给药容易,在疗效和副作用方面表现良好,且耐药的发生率低是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最常用的一线药物。建议年龄较大、对干扰素不耐受的患者选择羟基脲治疗。

◎ 注意事项:由于担心性腺毒性和致突变性,年龄较小的患者(<40岁),尤其是育龄妇女最好不要使用羟基脲。羟基脲也有致畸和胚胎毒性作用,妊娠期禁用

◎ 白血病转化风险:观察性研究并未显示在MPN患者中使用羟基脲会增加白血病转化的风险;相比之下,使用放射性磷(P32)、烷化剂(如苯丁酸氮芥)或双溴丙哌嗪进行治疗与白血病转化风险显著升高相关,尤其是在接受序贯治疗的患者中。

◎ 用法用量:推荐用药剂量是500mg,每天两次,治疗目标是使血小板计数降至正常范围,并保证白细胞数>2×109/L。羟基脲的起始剂量为500毫克/天,逐渐增加剂量直到达到期望值。

◎ 对羟基脲产生耐药或不耐受的患者,可考虑及时应用干扰素治疗。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根据ELN共识,PV和ET患者对羟基脲的耐药性和不耐受性的定义



干扰素α

对于不能耐受羟基脲治疗副作用的患者,可以选择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

◎ 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的优点包括不存在基因毒性和致白血病效应、有较高的血液学完全缓解率和抗克隆活性,少数患者有完全的分子学缓解。

◎ 用法用量:推荐用药剂量是300万单位,一周3次。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皮下注射通常初始剂量为45μg一周一次,根据副作用逐渐增加到180μg。

◎ 临床统计研究:

◑ 一项三期临床试验表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与羟基脲在治疗高危ET或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时血液学完全缓解率无显著差异;

◑ 根据对干扰素治疗慢性期MPN(PV+ET)的疗效分析发现,有16%的用药患者可清除突变基因;

◑ 一项II期研究表明,PEG-IFNα诱导ET和PV深度分子学缓解;

◑ 2009年一项研究发现PEG-IFNα诱导JAK2V617F突变转阴;

◑ Blood杂志2013年和2015年发表研究显示,PEG-IFNα(长效干扰素)显著降低JAK2V617F、CALR突变负荷,PEG-IFNα治疗CALR突变的ET患者诱导分子学缓解;

◑ 据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统计发现:

成人ET患者使用PEG-IFNα和IFNα(短效干扰素)疗效无显著差异,且使用PEG-IFNα不良反应多为轻度可耐受;因PEG-IFNα1-2周注射一次,患者耐受性好,可达到良好疗效,尤其儿童患者更乐意接受减少注射频次。使用PEG-IFNα的儿童ET患者,部分患儿停药后疗效获得长期维持。

◎ 虽有部分患者使用干扰素出现发热、脱发等不良反应,但干扰素对基因突变损伤较轻,且有抑制骨髓纤维化和基因突变的作用,国外、国内研究均显示干扰素对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有良好效果,是目前推荐的治疗药物。建议年轻患者选用干扰素治疗,国际推荐注射长效干扰素,但若经济条件欠佳,也可注射短效干扰素。



阿那格雷

阿那格雷选择性地降低血小板计数,FDA已批准其用于ET,但其可增加患者动脉血栓发生风险、导致出血及促使疾病进展为骨髓纤维化等副作用,目前仅作为二线药物用于难治性或不能耐受羟基脲患者的治疗。



白消安:烷化剂

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是合理的选择,比如老年人难治或不能耐受羟基脲的时。



JAK抑制剂

◎ 芦可替尼(Ruxolitinib)的作用靶点是JAK2和JAK1激酶,帕瑞替尼(Pacritinib)是JAK2/FLT3抑制剂,改善骨髓纤维化患者脾大和临床症状(如消瘦、盗汗、乏力等),同时可以延长患者总生存期,对羟基脲治疗效果不佳的或者进展的PV患者的三期临床研究显示了良好的效果。

◎ 目前国际不推荐JAK抑制剂作为治疗ET的首选药物,当治疗效果不佳时或发生骨髓纤维化,可考虑使用

◎ 在最近一项试验中,研究人员将芦可替尼(一种JAK1和JAK2抑制剂)与现有的最佳治疗方法(BAT)进行了比较,研究对象是高危ET患者,他们对羟基脲无法缓解或者有无法耐受的副作用。主要终点是完全缓解率,两组患者缓解率相似。




03


妊娠期ET患者的抗血栓治疗

妊娠期的ET患者若血小板计数过高建议只用干扰素α治疗,如有血栓倾向可考虑阿司匹林配合干扰素α治疗。

◎ ET 患者妊娠会出现流产、早产、胎儿发育迟缓等,同时出血和血栓的风险。

◎ 服用羟基脲治疗的患者(无论男、女)在受孕前至少应有3 个月的洗脱期。

◎ 无妊娠合并症高危因素的孕妇,给予阿司匹林;有妊娠合并症高危因素的孕妇给予阿司匹林联合低分子肝素(4 000 U/d)至产后6 周

◎ PLT≥1 500×109/L 时加用干扰素(建议首选醇化干扰素)。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要点总结:PV和ET后骨髓纤维化的诊断标准、骨髓纤维化预后评分系统、PMF的治疗方案。



01


PV和ET后骨髓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部分ET或PV患者继发骨髓纤维化需规范治疗,首先要判断是否有染色体突变、基因突变,明确恶化程度等,从而进行对症治疗,同时加强血栓治疗。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PV和ET后骨髓纤维化的诊断标准



02


骨髓纤维化预后评分系统

近年随着对PMF患者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特征的解析,PMF的预后评分系统得以不断改进,从而提高其对PMF的预后评估效力,以及对该病临床治疗策略制定的指导价值。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骨髓纤维化预后评分系统 



03


骨髓纤维化的治疗方案

治疗目标:减少与疾病相关的症状和脾肿大、减少血栓和出血并发症的发生率、减缓疾病进展、提高总存活率。危险程度高的患者只能通过骨髓移植治疗,低危组患者可用干扰素、芦可替尼治疗。骨髓纤维化目前除骨髓移植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外,无其他彻底治愈的方法。治疗方案应由专业医生进行整体、全面评估后个体化制定。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治疗方案制定流程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小结

◎ 中国患者与西方患者的临床症状、基因突变有一定差异,要制定适合中国人的血栓评分系统。

◎ 年轻的ET患者突变可能与遗传因素相关,干扰素治疗可能是年轻患者的较佳选择。

◎ 向白血病和骨髓纤维化转化率低,但是建议定期检查和随访。

ET的对症治疗规范化治疗非常重要。

该病病程进展缓慢,

病情控制良好,

可与正常人无异。

诚挚地邀请您加入MPN家园,

让我们报团取暖。

今后,

我们将继续与您分享

MPN的一些前沿治疗方案

衷心希望专家大咖们的讲解

能为您的健康助力!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让信任和专业与我们链接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整理:阿布  沙沙

审核:张磊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欢迎大家在后台留言
MPN家园志愿者和专家期待和您的互动
医患同心 共建家园


往期回顾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上)

药物介绍 | 干扰素的“前世今生”

科普时间 | 一文读懂百年“神药”阿司匹林


声明丨本文中涉及的内容信息仅用作疾病知识参考和学习,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咨询和交流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相关问题,可以长按左边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病友群。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下)

点击阅读原文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专家讲座 | 张磊教授带您了解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诊断与治疗(上)

2023-6-13 10:13:49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指南共识 | 2024CSCO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诊疗指南

2024-11-4 16:12:34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交流血液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微信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病友群。申请好友时请备注疾病类型。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