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点击“浙一血液”关注我们哟~

近段时间临床上遇到较多巨幼细胞贫血的病人,故而下面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相关知识,温故知新。
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细胞核DNA合成障碍,引起骨髓和外周血细胞异常的贫血。其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叶酸和(或)维生素B12缺乏。
叶酸缺乏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①摄入不足:食物中缺少新鲜蔬菜、水果、豆类,或过度烹煮、腌制均可使叶酸丢失,导致叶酸摄入不足;
②需要增加:妊娠及哺乳期妇女,生长发育的儿童青少年,以及慢性反复发作溶血、白血病、肿瘤、甲状腺功能亢进和慢性肾衰竭长期血透治疗的患者,叶酸需要量都会增加;
③吸收不良:酗酒者,小肠(特别是空肠段)炎症、肿瘤、手术切除及热带口炎性腹泻患者等;
④药物影响:叶酸拮抗剂(甲氨蝶呤、氨苯喋啶、乙胺嘧啶),抗癫痫药(苯妥英钠、苯巴比妥),抗结核药(如异烟肼),柳氮磺胺吡啶等;
⑤其他:先天性5,10-甲酰四氢叶酸还原酶缺乏患者等。
维生素B12缺乏可能由以下原因引起:
①绝对素食者,老年人、胃切除和萎缩性胃炎患者;
②内因子缺乏:主要见于萎缩性胃炎、全胃切除术后、恶性贫血和先天性内因子缺乏,是临床上巨幼细胞贫血的常见原因;
③严重的胰腺外分泌不足;
④小肠疾患:各种小肠疾患和小肠功能障碍均可引起维生素B12吸收障碍;
⑤其他:先天性TCIⅡ缺乏及某些药物(如二甲双胍、秋水仙碱)及接触氧化亚氮(麻醉剂)等。
巨幼细胞贫血的常见临床表现主要包括3组症状:
①贫血:乏力、头晕、活动后气短、心悸等一般贫血症状,可有轻度黄疸,严重贫血者可同时有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偶有感染及出血倾向;
②胃肠道症状:常有反复发作的舌炎,舌面光滑、乳突及味觉消失,呈现鲜牛肉样“牛肉舌”,急性期常伴有剧痛,偶可出现小溃疡,其次为食欲减退,腹胀、腹泻及便秘偶见;
③神经系统症状:维生素B12缺乏特别是恶性贫血患者多出现,主要为周围神经受损症状,表现为乏力、手足对称性麻木、皮肤感觉障碍或刺痛等;其次是脊髓后、侧索神经受损症状,表现为下肢步态不稳、行走困难等;小儿及老年人常表现脑神经受损的精神异常,可出现抑郁、记忆力减退、嗜睡或精神错乱。上述3组症状可同时存在,也可单独发生。
明确诊断所需的关键检查:
①血常规:大细胞性贫血(平均红细胞体积大于正常),伴或不伴全血细胞减少;
②血清叶酸和维生素B12水平测定:叶酸和(或)血清维生素B12水平减低;
③外周血涂片、骨髓检查、网织红细胞、抗人球蛋白实验、内因子抗体等鉴别诊断明确病因。
巨幼细胞贫血的治疗主要包含以下方面:
①治疗基础疾病,去除病因;
②纠正偏食及不良的烹调习惯;
③补充叶酸或维生素B12。
巨幼细胞贫血的预后与原发疾病有关,患者经过恰当治疗,网织红细胞一般于治疗后5-8天达高峰,血细胞比容和血红蛋白可在2个月内恢复正常,粒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及其他实验室异常一般在7-10天内恢复正常;神经系统症状恢复较慢或不恢复,一般在治疗3-12个月后,约90%的神经系统症状可恢复。

肠道叶酸吸收示意图

维生素B12吸收示意图

图3.3 外周血涂片显示大、卵形红细胞和过度分叶的嗜中性粒细胞,偶尔出现嗜多色红细胞(左),骨髓涂片显示细胞巨幼性改变伴红系增生(右)
参考资料:
1. 李荣生.巨幼细胞贫血.见:林果为,欧阳仁荣,陈姗姗,王鸿利,余润泉,许小平主编.现代临床血液病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3,358-363.
2. K. V. Karthika. Megaloblastic Anemia and Dual Nutritional Deficiency Anemia. Hara Prasad Patiin Hematopathology (2019), pp 49-57


扫码关注“浙大血液”
疾病科普/病例分享/前沿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