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时间 | “红光满面”可能是患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科普时间 | “红光满面”可能是患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红细胞少了会贫血

那红细胞越多越好?

其实红细胞多了也会致病

今天,科普时间带大家走进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PV是种什么疾病?

PV是一种以红细胞增多为主,可伴有白细胞、血小板增多的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属于骨髓增殖性肿瘤(MPN)的一种。目前认为PV发病与JAK2V617F基因突变有关。PV的患病率为0.4~2.8/10万,中老年多见。

 

科普时间 | “红光满面”可能是患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PV有哪些表现?

PV起病隐匿,进展缓慢,患者常因偶尔血常规异常而发现,临床主要表现有:

● 皮肤、黏膜:皮肤黏膜红紫,尤其以面颊、唇、舌、耳、颈部和四肢末端最明显,甚至眼结膜显著充血;

● 神经系统症状:5%的患者神经系统症状以头痛为首发表现,可伴有头晕、头晕、耳鸣、疲劳、健忘、四肢麻木、出汗等;

● 血液系统:可有血栓形成、梗塞或静脉炎,严重时出现瘫痪症状。除血栓外,还会有出血症状,最常见于皮肤淤斑、牙龈出血,有时可见创伤或手术后出血不止;

● 肝、脾增大:是本病的重要体征。40%~50%的患者可出现肝大,可引起右上腹胀痛或隐痛、乏力或厌食油腻食物;70%~90%的患者有脾大,可引起腹胀、食欲降低、便秘等不适,若发生脾梗死、可引起脾区疼痛;

● 消化系统:可导致消化性溃疡、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等;

● 其他:因血容量增多,多数患者可出现高血压[1]。

 

科普时间 | “红光满面”可能是患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诊断PV要做哪些检查?

诊断PV需要进行的检查有:

1.血常规:目的是评估血细胞数量,主要查看患者血液中红细胞数量是否出现异常情况;

2.骨髓穿刺涂片和外周血涂片分类计数:观察血细胞的形态特征,为诊断PV提供依据;

3.骨髓活检:明确红细胞增多病因及后续是否转化为其他疾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4.基因检测:JAK2V617F和JAK2exon12基因突变检测(骨髓或外周血),有家族病史者建议筛查EPOR、VHL、EGLN1/PHD2、EPAS1/HIF2α、HGBB、HGBA和BPGM等基因突变,为诊断PV提供依据;

5.影像学检查:肝脏、脾脏超声或CT检查。

6.其他检查: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血清铁、血清铁蛋白水平、乳酸脱氢酶(LDH)、尿酸和肝功能测定等[2]。

 

科普时间 | “红光满面”可能是患了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
 

确诊PV该如何治疗?

PV的治疗目标为避免初发或复发血栓形成,控制疾病相关症状,预防疾病转化和多血症期,治疗目标为控红细胞容积<45%。主要治疗方式如下:

1.预防血栓:主要使用药物为阿司匹林,不耐受阿司匹林的患者可换用氯吡格雷或双嘧达莫;

2.放血疗法:是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中最常见的治疗方法,是从静脉中抽出血液,减少红细胞的数量,就不易形成血栓;

3.降细胞疗法:主要使用的一线药物为羟基脲和干扰素α。干扰素α包括常规剂型干扰素α(IFN-α)和长效IFN-α,相比于常规剂型IFN-α,长效干扰素不仅疗效更显著、给药间隔时间延长,而且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严重程度显著降低。若羟基脲与干扰素α效果不佳时,可使用芦可替尼、白消安、32P等。

PV患者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

PV患者预防血栓,减少心血管危险因子很重要。心血管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等。合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饮食需低盐、低脂、低糖,同时适当进行散步、慢跑等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素质,预防肥胖。

PV虽然是一种慢性病,但若不及时规范治疗也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因此,在服药时需要遵医嘱调整药物,也应该保持定期复查的习惯。同时保持好的心态也很关键哦!

病友们有想了解的疾病知识

请后台留言或联系志愿者

期待与您互动

参考文献

[1] 《内科学》人卫第9版教材

[2] 中华医学会血液学分会白血病淋巴瘤学组.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诊断与治疗中国指南(2022年版)[J].中华血液学杂志,2022,43(7):537-541. DOI:10.3760/cma.j.issn.0253-2727.2022.07.002.

欢迎大家在后台留言MPN家园志愿者和专家期待和您的互动医患同心 共建家园

骨髓增殖性肿瘤

病友故事 | 人间有爱——记父亲初患骨髓纤维化的求医路

2023-7-5 10:31:50

骨髓增殖性肿瘤

科普时间 | 恶性髓系血液肿瘤的靶向治疗,IDH这个靶点您还不了解?

2023-7-5 10:32:00

如果大家想进一步交流血液疾病的相关问题,可以微信扫一扫下图二维码,加入我们的病友群。申请好友时请备注疾病类型。
0 条回复 A文章作者 M管理员
    暂无讨论,说说你的看法吧
个人中心
购物车
优惠劵
今日签到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