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可以通过肝素相关性进行治疗。
在使用肝素治疗过程当中,有可能会出现肝素诱导性血小板减少,出现血小板减少的程度不一样,治疗方法也不同。如果是血小板的数目不低于5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而且患者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可以继续观察,继续使用肝素进行治疗,多数的患者血小板的数目是可以自行恢复。但是如果是血小板减低比较明显,小于5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或者是有血栓形成的表现的时候,这个时候可以停用肝素。另外如果是发生严重的血小板减少伴有血栓形成,这个时候也可以进行血浆置换来进行治疗。所以对于肝素诱导性的血小板减少的治疗,通常需要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血小板减少症定义为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血小板减少症见于多种血液疾病、风湿免疫疾病、放疗和化疗损伤以及药物相关血小板减少症。根据血小板减少的程度,可有不同的临床表现,轻度病例可出现皮肤出血点、瘀斑、牙龈出血以及鼻出血,重度病例可表现为器官出血,如吐血、黑便、血尿和脑出血。
血小板减少病因包括遗传,如范科尼贫血、无巨核细胞血小板减少症的先天性畸形和可能的Hegglin异常,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浸润、化疗药物、放疗、巨核细胞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毒感染、影响血小板生成的药物、维生素B12和叶酸缺乏。
非免疫因素导致血小板破坏增加,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妊娠、感染、血管瘤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以及严重烧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