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常表现为反复的皮肤黏膜出血、瘀斑,严重者可发生多脏器或颅内出血,而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除了有出血症状外,还可有微血管病性溶血、神经系统异常、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及发热等。
1、出血:反复出现皮肤及黏膜瘀点、紫癜、瘀斑以及外伤后出血不止,鼻腔出血、牙龈出血、女性月经过多较常见,内脏出血较少见。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广泛、严重的皮肤黏膜、内脏及颅内出血。2、乏力:部分患者有明显的乏力表现。3、神经系统异常:神经精神症状表现为头痛、意识紊乱、淡漠、失语、惊厥、视力障碍、谵妄和偏瘫等,变化多端。4、微血管病性溶血: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反复发作者可有脾肿大。5、肾功能损害:肾脏表现有蛋白尿、血尿,血尿素氮以及肌酐升高,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6、发热:多半数患者会出现发热表现。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糖皮质激素:可以减轻机体的免疫炎症反应,改善毛细血管通透性,刺激骨髓造血以及血小板的释放,常用泼尼松分次口服,或者大剂量的地塞米松口服,重度的患者可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主要适用于急症的患者。脾切除术:经过激素治疗无效的患者可以考虑脾切除术,但是需要掌握禁忌症及适应症。药物治疗:常用促血小板生成的药物,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长春新碱、环孢素等。
非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注意事项:急性期需要绝对卧床,缓解期应注意休息,避免跌倒。保持室内安静,需要有充足的睡眠减轻期间可以适当进行锻炼,如散步、慢跑、打太极等,以增强体质。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力过度消耗。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洗澡保持皮肤清洁。